君山自是众山君,卓立中峰上插云。
曾上君山最高顶,东南一气荡氤氲。
君山自是众山君,卓立中峰上插云。
曾上君山最高顶,东南一气荡氤氲。
这首诗以拟人手法描绘了君山的雄伟形象,将君山比喻为群山之中的领袖,卓然耸立于众多峰峦之上,直插云霄。诗人通过自身的登临体验,强调君山之巅的高峻,以及从那里俯瞰时,感受到的宏大气象——东南方向的风云气象万千,一片氤氲。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君山的壮观和气势,体现了丘逢甲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与崇敬之情。
我行殷墟鄘卫间,访古一望苏门山。
濯缨思向百泉上,悲风落日流潺湲。
苏门先生久韬耀,土窟隐居睨嵩少。
嵇阮叩之嘿不言,下山回首闻鸾啸。
啸台隐隐白云层,本末披烟正可凭。
青史百年书巧宦,徒惭柳下愧孙登。
竹林七子沉酣处,空有山阳怀旧赋。
拂衣便可巢云松,芒鞋桐帽吾将去。
雪蓑道人期我游,弦琴读易苏门秋。
早向浮丘知相鹤,幸从庄叟悟牺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