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叠前韵赠曹襄校纶香先生》
《四叠前韵赠曹襄校纶香先生》全文
清 / 祝廷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乃祖大司马,当年秉玉衡。

旂常奏殊绩,竹帛纪鸿名。

恩宠文孙沐,丝纶旷代荣。

刊书赖襄校,此砚少人耕。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四叠前韵”这一形式,表达了对曹襄校纶香先生的敬仰与赞美。诗中提到的“乃祖大司马”,暗示了曹氏家族的显赫历史和荣耀传统,大司马一职在古代象征着极高的军事与政治地位。接下来,“当年秉玉衡”一句,运用了古代天文学中的“玉衡”星来比喻曹家先祖的卓越领导力和决策智慧。

“旂常奏殊绩,竹帛纪鸿名”描绘了曹家先祖在历史上的显著功绩,这些成就被记录在史册上,成为后世传颂的美名。这不仅体现了曹家先祖的丰功伟绩,也预示了曹家后人的荣耀与传承。

“恩宠文孙沐,丝纶旷代荣”则转向了对曹襄校纶香先生个人的赞誉。这里的“文孙”指文采出众的后代,表达了对曹先生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评价。“恩宠”二字强调了曹先生受到的尊崇与宠爱,而“丝纶旷代荣”则进一步强调了曹先生的荣誉与影响超越了时代,影响深远。

最后,“刊书赖襄校,此砚少人耕”两句,巧妙地将曹先生与书籍、砚台联系起来,寓意着曹先生在学术、文化领域的贡献,如同书籍需要校勘以保持其准确性和价值,同样,曹先生的工作和思想也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同时,“此砚少人耕”可能暗含了曹先生在学术领域深耕细作,为后人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却鲜有人能跟随其脚步深入探索的意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比喻,展现了对曹襄校纶香先生及其家族辉煌历史的深刻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其在学术、文化领域卓越贡献的高度赞扬。

作者介绍

祝廷华
朝代:清   字:丹卿   号:颜丞

字丹卿,号颜丞,出身望族,十九岁中秀才,光绪廿八年中举,翌年登进士。选为吏部文选主事。目睹清廷腐败,以祖母病乞归。任江阴劝学所所长,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实业事业。大力发展城乡教育。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任分部部长。民国十三年,发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诗钞、先哲遗书二十馀种。为传承与发展文化作出了贡献。沦陷时期,日伪威胁利诱,主持维持会,均遭其严词拒绝。民国廿八年卒。
猜你喜欢

病剧言

挥手谢小儿,吾欲观大化。

当尽便须尽,何用复悲诧。

(0)

寄题乐平方子月窗三首·其二

试问窗中客,此作何转语。

光霁只在人,人人有灵府。

(0)

过分水岭书所见

水性本平止,胡乃生怒涛。

势亦不得已,前石后流驱。

(0)

题湛渎桥

何年姓此渎,天设岂无因。

五百年来我,题诗过暮津。

(0)

双寿为陆元静亲

乌纱珠翟映清宁,尔屋堂边两洞庭。

樽俎湖山开寿域,长庚天姥听吹笙。

(0)

腊望送南京王大理汝温升北少司马

羲和驭短景,昏中正昴星。

修途翳积雪,长河合层冰。

客行焉汲汲,召命有严程。

旧握棘寺符,今摇司马旌。

明皇重孝理,兵刑亦匪轻。

折冲在尊俎,万里有长城。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