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敛王孙草,荒诛宋玉茅。
寇馀无故物,时薄少深交。
迸笋穿行径,饥雏出坏巢。
小园吾亦有,多病近来抛。
翠敛王孙草,荒诛宋玉茅。
寇馀无故物,时薄少深交。
迸笋穿行径,饥雏出坏巢。
小园吾亦有,多病近来抛。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与孤寂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生活状态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现在荒废的感慨。
“翠敛王孙草,荒诛宋玉茅”两句,诗人以古代贵族王孙的荒废园林和宋玉的茅屋为喻,表达了曾经辉煌一时,如今却沦落为荒野的悲凉情怀。翠草覆盖着昔日华丽的宫殿,而宋玉的茅屋也已成为空话。
“寇馀无故物,时薄少深交”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珍视和现在社会关系淡薄的感慨。寇馀即是无用的旧物,比喻那些已经失去价值的过去事物;而“时薄少深交”则反映出当下的社会联系疏远,没有深厚的情谊。
接下来的“迸笋穿行径,饥雏出坏巢”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凄凉感。迸笋(即竹笋)从地里长出来,穿过小路;而饥饿的小鸟则因巢穴破败被迫外出,这些意象都在传达一种生命力与生机的消亡。
最后,“小园吾亦有,多病近来抛”两句,则转向个人生活状态的描述。诗人虽自有一片小园,但由于身体多病,便常常需要将心中的烦恼和忧愁抛诸脑后。这不仅是对个人的健康状况的隐喻,也可能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的巧妙结合,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以及对于现实生活状态的无奈和感慨。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