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无动有只狂夫,龙马乾坤各负图。
满眼梨云今几树,老禅刚道有还无。
静无动有只狂夫,龙马乾坤各负图。
满眼梨云今几树,老禅刚道有还无。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名为《梨云(其一)》。诗中以“静无动有只狂夫”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静”与“动”、“狂夫”与“龙马乾坤”相对比,营造出一种动态与静态交织的意境。接着,“龙马乾坤各负图”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龙马象征着力量与自由,而乾坤则代表宇宙与自然,两者各自承载着不同的图景,寓意深远。
“满眼梨云今几树”一句,将视线转向了眼前的梨花,梨花在春风中绽放,如同云雾一般,给读者带来了一种视觉上的美感和清新之感。而“老禅刚道有还无”则通过老禅师的话语,引出了对生命、存在与消失的哲学思考,使得整首诗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景物描绘上,更深入探讨了人生与自然的哲理。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梨花这一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永恒、存在与消失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别来几度秋风,数千里外还重遇。
虚斋画掩,厌厌多病,赖君看护。
鹅鸭比邻,鱼虾市井,拟留余住。
被催人天上,除书一纸,又催过、江南去。
一夜扁舟风雨。
问谁知、此时情绪。
明朝回首,荒城古塔,离亭高树。
点检囊中,锦*半是,秋岩佳句。
待从今,且把新词阁起,共何人赋。
眼底交游,十载被、江湖相隔。
尝记得、道庵人静,纵谈朝夕。
纸上云烟随散落,毫端风雨何休息。
甚这回相见便苍颜,都非昔。
中年别,真堪惜。
生辰会,谁曾必。
看西风摇动,可人词笔。
天上桂华香近也,此杯再要和君吸。
恨抗尘走俗太忙生,无间日。
风雨惊春暮。
恨天涯、留春未办,却留余住。
时序匆匆催老大,又早飞花落絮。
算禁得、清明几度。
试倚危栏西北望,但接天烟水无重数。
空目断,故山路。
先茔松柏谁看护。
想东风、杯盘萧然,饥鸟啼树。
便做松江都变酒,醉里眉头休聚。
万里南来缘底事,也何须、杜宇声声诉。
千百计,不如去。
自中年以去,觉岁月、疾如流。
渐鬓影萧萧,人情草草,世事悠悠。
言归几曾归去,向高沙、一度一年秋。
未要清云著脚,且簪黄菊盈头。
五湖烟月一扁舟。
仿佛凤麟洲。
但乘兴而吟,吟而须醉,醉则才休。
余生本来疏懒,更忘机、鸥鸟苦相留。
不是旧游情厚,梦魂不到南州。
黄金台下识行骖。
著朝衫。
宦情酣。
不料维扬,留住老曹参。
旧说长江千里外,今只在,小楼南。
金焦倒影碧潭潭。
送飞岚。
要奇探。
看取尊前,醉袖旋分柑。
一曲高歌春未老,官里事,且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