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题三首·其三》
《偶题三首·其三》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悟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0)
注释
步随:跟随脚步。
流水:流动的水。
觅:寻找。
溪源:溪流的源头。
行到:走到。
源头:事物的起始或根本。
惘然:迷茫、困惑。
始悟:开始明白。
真源:真实的源头,可能指真理或生命的根本。
行不到:无法到达。
倚筇:依靠竹杖。
随处:随便、处处。
弄潺湲:玩赏潺潺流水。
翻译
我跟随流水寻找溪流的源头,
走到尽头却发现一片茫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熹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思考。开篇“步随流水觅溪源”,诗人通过亲身体验,追寻溪流的源头,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探求自然之谜、追寻生命真諦的象征。

接下来的“行到源头却惘然”表达了一种失望与迷茫的情感。尽管诗人找到了溪流的源头,但这种寻找并没有带来预期中的满足或启示,反而是“惘然”,似乎在暗示对生命和自然更深层次理解的渴望。

然而,在这之后,“始悟真源行不到”一句,却又转变为一种超脱与悟到。诗人开始意识到,有些事物或真理,是无法通过现实行动去触及的。这是一种对生命和自然界更深层次理解的领悟,也是对“求知若渴”的自我反思。

最后,“倚筇随处弄潺湲”则描绘了诗人在这种超脱后的状态,身临其境,享受着溪水潺潺之声,这种行为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内心世界的一种平和与满足。可以说,诗人的内心经历了一次由迷茫到觉悟,再到超脱的过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追寻溪流源头的旅程,展现了自然界的奥秘、生命的深度以及诗人个人的精神世界。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宿朱家寺

撤幕风来远更清,窗开野旷见云生。

夜深古殿无灯烛,画壁时因掣电明。

(0)

朔云连郑圃,飞雪满梁园。

猛势池心灭,清声竹外繁。

饥鸦寒啄树,败屦踵临门。

何以娱佳客,开轩对一尊。

(0)

穷愁二首·其一

乍喜三庚伏,还惊一叶凉。

穷愁天色少,睡思雨声长。

掩卷悲兴替,怀人问在亡。

平生庾开府,诗兴未能忘。

(0)

仿刘长卿出塞二首·其一

上山摇白旗,下马驻旌麾。

虏骑数重合,汉人三日围。

天寒短兵接,日暮战声微。

万里天山北,招魂葬不归。

(0)

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三

漆园去我久,举世少真情。

晋宋多名流,惜哉亦虚名。

浮虚忘轩冕,踰检称达生。

渊明初亦仕,不为宠辱惊。

笑彼夸毗子,空谈竟何成。

(0)

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二

少长慕富贵,老大思丘山。

一为妻子累,不肯践斯言。

误落尘网中,黾勉四十年。

吾衰有儿子,门户幸可传。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