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林烟雨久不到,忽见橘州芦雁行。
笑里笔端三昧力,坐中移我过潇湘。
道林烟雨久不到,忽见橘州芦雁行。
笑里笔端三昧力,坐中移我过潇湘。
此诗《谢人惠芦雁图》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通过描绘道林烟雨与芦雁行的景象,以及对画中笔力与意境的赞赏,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作品深刻的理解与欣赏。
首句“道林烟雨久不到”,描绘了一幅久违的道林烟雨图景,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渴望与向往。接着,“忽见橘州芦雁行”一句,突出了意外发现芦雁行的情境,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惊喜感。
“笑里笔端三昧力”则赞美了画家在作品中展现出的高超技艺和深厚的艺术修为。“三昧力”在这里指的是艺术家在创作时达到的境界,即通过艺术表达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一句不仅赞扬了画家的技巧,也暗示了作品背后的情感深度。
最后,“坐中移我过潇湘”表达了诗人对这幅芦雁图的强烈共鸣与情感投射。这句话意味着,通过这幅画,诗人仿佛被带入了潇湘的美丽景色之中,体验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审美享受和心灵触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幅芦雁图的细腻描绘和高度评价,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同时也传达了艺术作品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情感共鸣的力量。
何处最难忘。方豪健,放乐五云乡。
彩笔赋诗,禁池芳草,香鞯调马,辇路垂杨。
绮筵上,扇偎歌黛浅,汗浥舞罗香。
兰烛伴归,绣轮同载,闭花别馆,隔水深坊。
零落少年场。琴心漫流怨,带眼偷长。
无奈占床燕月,侵鬓吴霜。
念北里音尘,鱼封永断,便桥烟雨,鹤表相望。
好在后庭桃李,应记刘郎。
驱马越飞涧,扬旌下回冈。
欻见层浮图,高风振琅珰。
重门壮且深,老柏森然行。
佛子出延客,投鞭步长廊。
中庭汲新泉,一饮生清凉。
孤坐兴登览,危梯趋上方。
萧萧荒竹林,檐外如环墙。
樵牧断行径,龙蛇知所藏。
山禽喜暄旸,啸侣何琅琅。
子规特殷勤,使人怀故乡。
引领落西北,暮色来苍茫。
一官早见縻,微尚久未偿。
明发复东去,斯游良不忘。
华表华表归来乎,出无车,食无鱼。
懿公之遇难再图,卑栖剩啄同群雏。
谁谓嵇氏子不孤,强颜市井交屠沽,巨源密启亦已疏。
呜呼,卫侯既不可作,道林今也则无。
露鸣风舞何区区,夙夜供君耳目娱。
西山二子饥相似,南国三闾放不如。
端虑盘飧怀异味,并随焦尾付庖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