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眼茶芽总未抽,满天云意叫寒鸠。
辘轳罢转人踪静,不是春天是晚秋。
柳眼茶芽总未抽,满天云意叫寒鸠。
辘轳罢转人踪静,不是春天是晚秋。
这首《春园》由明代诗人郑文康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末时节,园中景象略显萧瑟的画面。
“柳眼茶芽总未抽”,开篇即以“柳眼”和“茶芽”为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初春时节,柳树刚刚萌发新芽,茶叶也即将抽出嫩叶的状态,然而“总未抽”三字,却透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与期待,仿佛在说春天还未完全到来,万物生长尚需时日。
“满天云意叫寒鸠”,接着笔锋一转,将视线投向天空,满天的云彩似乎蕴含着凉意,寒鸠的叫声更是增添了几分清冷。这里通过“寒鸠”的鸣叫,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氛围,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春天的温暖尚未完全覆盖大地,仍有寒意留存。
“辘轳罢转人踪静”,随着画面的深入,诗人将目光聚焦于园中的细节——辘轳停止了转动,人声也渐渐消失。这一句通过静谧的场景描写,进一步强化了春末的宁静与沉寂,仿佛整个园子都在等待着下一个季节的到来。
“不是春天是晚秋”,最后两句以对比的手法收尾,点明了全诗的主题。虽然题目为《春园》,但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却并非生机勃勃的春天,而是接近秋天的宁静与凉意。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也是对时间流转、季节更替的深刻感悟。
综上所述,《春园》通过对春末园中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洞察和对季节交替的深刻体会,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春郊芳草绿,土膏初动时。
田家依稼穑,中夜理镃基。
驱犊迎晨出,花村东未晞。
春鸠鸣晓树,落月摇桑枝。
锄声惊虫蛰,笠纠飘东菑。
新塍映白水,漠漠光参差。
良苗怀秀色,和风陌上披。
妇姑馈饟黍,依依来致词。
风露欺枵腹,四体毋乃疲。
富贵劳益甚,农夫食力微。
天壤无逸物,日月如梭驰。
暮归鸡栖埘,烟火出茅茨。
林下较晴雨,抱膝课孙儿。
先畴当世守,勤劬焉敢辞。
东野家具少于车,学打僧包何为家。
一捆乱书十瓦钵,奚奴负走如奔麚。
小巷偪塞通破寺,邻人指说来官衙。
自操箕帚扫土锉,糊窗吹纸西风斜。
雨淋屋塌堆瓦砾,墙脚残立山?花。
日暮天寒验霜信,匝飞秃树啼老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