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文石甃街渠,尽是频年伐冢馀。
所获自收金玉外,不知曾见殉书无。
家家文石甃街渠,尽是频年伐冢馀。
所获自收金玉外,不知曾见殉书无。
这首明代诗人程敏政的《汶上》描绘了一幅汶上地区寻常人家街道的独特景象。"家家文石甃街渠",生动地展现了每户人家门前都用精致的石板装饰了街道和水渠,显示出当地居民对生活的讲究和对石材资源的利用。"尽是频年伐冢馀"则暗示这些石材可能来源于附近墓葬的挖掘,暗含着历史的沧桑和资源的来历。
诗中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石材用途的思考:"所获自收金玉外",意思是说,除了用于日常建设,这些石材的价值可能还被视作超越金银的珍品。然而,诗人并未忘记询问:"不知曾见殉书无",他关心的是这些石材是否也曾用于保存珍贵的书籍,体现了他对文化传承的忧虑和对知识价值的尊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汶上地区的风貌,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深沉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