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其十三》
《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其十三》全文
宋 / 陆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神仙流品信难群,绝似人间两丽人。

暂得借观犹占久,便教偷戴也分均。

祇邀竹叶相为伴,更对菱花自写真。

开向夏天缘底事,算来多是不宜春。

(0)
鉴赏

这首诗以“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之十三的形式呈现,作者陆佃,创作于宋代。诗中描绘了对双头芍药的赞美与欣赏,将之比作人间的两位佳丽,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独特花卉的珍爱之情。

首句“神仙流品信难群”,诗人首先赞叹双头芍药如同仙界的珍品,难以与其他花朵相提并论。接着,“绝似人间两丽人”一句,将双头芍药比作人间的两位美女,形象地展现了其独特的美丽与魅力。

“暂得借观犹占久,便教偷戴也分均。”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对双头芍药的喜爱之情。即使只能暂时观赏,也觉得时间太过珍贵;即便想要偷偷佩戴,也要公平分享这份美丽。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也表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分享精神。

“祇邀竹叶相为伴,更对菱花自写真。”诗人以竹叶和菱花作为双头芍药的伴侣,通过这样的描绘,不仅突出了双头芍药的高洁与清雅,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开向夏天缘底事,算来多是不宜春。”诗人提出疑问,为何双头芍药在夏天开放,而不是春天?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也是对生命时序的独特见解。诗人认为,或许这就是双头芍药的独特之处,它选择了夏天而非春天绽放,或许是为了在不同的季节里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双头芍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诗人成功地将双头芍药的美丽与独特性展现出来,同时也传达了对生命、自然以及美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陆佃

陆佃
朝代:宋

陆佃,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副宰相)。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当问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宁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进士甲科,调蔡州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安石以佃不附已,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每欲参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党籍,能为中大夫,知亳州。
猜你喜欢

赠甘露寺僧道行

削圆方竹杖,漆却断纹琴。

(0)

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十一西岭晨霞

窗户含西岭,晨霞亦可称。

恍如赤城畔,高出白云层。

映日真还幻,随风散复凝。

今朝准为雨,农谚有明徵。

(0)

雁南飞

雁南飞,南飞雁何之。望君君不见,见雁增我悲。

独立西风看雁飞,金台风冷游人稀,秋光欲尽君不归。

(0)

清明日

万花正开风雨恶,晓起新晴花正落。

老夫未起失芳期,赏心但觉随年薄。

今年花落明年开,去年看花人不来。

死生荣悴俱可哀,绿阴满地成苍苔。

(0)

宿五华山怀德清别业

一夜松涛枕上鸣,五华山馆梦频惊。

何当归去芝亭上,坐听□翁韵玉笙。

(0)

螺山隐士歌

螺山有隐士,飘飘仙者徒。

朝游螺之巅,暮息螺之隅。

红尘拂落身外事,白首读尽人间书。

不骑琴高鲤,不钓任公鱼。

手披演雅篇,架列山海图。

蛾司漫给五斗黛,蛤浦岂羡双明珠。

槐台封侯笑蝼蚁,楚关脱网怜蜘蛛。

人言大隐隐朝市,小隐螺山无乃是。

何物老病香山翁,隐作流官良可鄙。

酌螺之杯隐螺几,坐对螺山净如洗。

钿屏矗矗镜边来,佛髻峨峨望中起。

千林飞翠散晴空,半岛寒云浸秋水。

我寻螺山居,遂识螺山路。

一见螺山人,再诵螺山句。

纷纷草堂文,悠悠遂初赋。

丈夫无远谋,千载何足慕。

我本逍遥人,亦有罝网虑。

买山每寄沃州书,寥落江乡叹迟暮。

江乡寥落不可留,便当卜尔山之幽。

安得神鳌负山去,共踏青螺海上游。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