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苍茫夕,云山惨淡秋。
暂停征路策,遥唤隔溪舟。
茆店关门早,僧钟出寺幽。
衰年怀远道,禁得暮归愁。
野水苍茫夕,云山惨淡秋。
暂停征路策,遥唤隔溪舟。
茆店关门早,僧钟出寺幽。
衰年怀远道,禁得暮归愁。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秋江待渡》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江边景象。"野水苍茫夕",寥寥五字便展现出江面开阔,水色苍茫,夕阳西下时分的宁静与寂寥。"云山惨淡秋"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云雾缭绕的山峦显得凄清而沉郁。
"暂停征路策",诗人停下脚步,似乎在思考或等待,暗示着旅途的疲惫和对未知的犹豫。"遥唤隔溪舟"则透露出诗人想要过河,却又不愿独自前行,通过呼唤对岸的船只,寻求一丝陪伴与慰藉。
"茆店关门早",茅草小店已早早关门,显示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简朴,同时也暗含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孤独。"僧钟出寺幽"以寺庙的晚钟声衬托出环境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孤寂。
最后两句"衰年怀远道,禁得暮归愁",直接表达了诗人老去之年,面对远方的思念和即将结束的旅程,不禁生出深深的哀愁。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