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充符招同集之游修竹庵·其一》
《吴充符招同集之游修竹庵·其一》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绿玉削寒丛,萧萧古寺中。

破烟楼半出,披霭路初通。

捲幔临飞雉,挥弦送远鸿。

萧然凉籁起,仙梵满花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的竹林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在古寺中的独特风貌和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首句“绿玉削寒丛”,以“绿玉”形容竹子,既突出了竹色的翠绿如玉,又暗示了竹子在寒冷季节依然坚韧挺拔的生命力,形象生动地勾勒出竹林的主体形象。接着,“萧萧古寺中”一句,将竹林置于古寺这一特定环境中,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宁静的氛围。

“破烟楼半出,披霭路初通”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清晨时分竹林的景象。薄雾轻烟中,寺庙的楼阁若隐若现,道路也渐渐显露出来,展现出一种朦胧美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运用了“破烟”、“披霭”这样的词语,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

“捲幔临飞雉,挥弦送远鸿”两句,通过“飞雉”(野鸡)和“远鸿”(大雁)的活动,展现了竹林中的动态美。诗人通过“捲幔”和“挥弦”的动作,巧妙地将人与自然的互动融入其中,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萧然凉籁起,仙梵满花宫”两句,以“凉籁”(凉爽的风声)和“仙梵”(佛家音乐)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竹林的宁静与祥和。凉爽的风声与佛家音乐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古寺、自然景象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自剑还道中寄同事苏进之

君寓姑苏吾舍杭,惯从云水乐仙乡。

相逢邂逅趋端礼,同职间关到益昌。

疲俗未肥心所病,故园何在梦偏长。

新阳欲动林泉好,觞咏随时且自强。

(0)

琅邪三十二咏·其二十三大历井

竹里藏深井,栏镌大历春。

不知开凿后,几过鍊丹人。

(0)

和孙叔康九日三首·其二

使旆登高拂晓来,贤宾道旧喜追陪。

东篱黄菊因时盛,北海清樽趁节开。

帘幕云收见洲渚,笙箫风引下楼台。

新诗侑酒穷佳兴,不惜当筵耻执罍。

(0)

和朱伯英新州诗见寄二首·其一

武川当日一分襟,会合乖期向武林。

从此参辰不相比,由来岁月渐加深。

书邮远道烦新寄,诗社前盟约再寻。

何以报君双白璧,南楼高处独萦心。

(0)

凌翠阁·其二

凌翠阁,突兀撑寥廓。

满眼苍烟万里春,忍负十分金凿落。

(0)

偶作

纱巾疏爽葛衣宽,簿领无多笑傲间。

黄卷仰持眠昼榻,白云斜敛见晴山。

风荷泻露池声激,烟柳藏蝉野趣閒。

日月淹留非不幸,柅车休叹未西还。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