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亭好,阑砌玉玲珑。
一点烟鬟留夕照,三层楼阁接垂虹。人在画图中。
东亭好,阑砌玉玲珑。
一点烟鬟留夕照,三层楼阁接垂虹。人在画图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景象。"东亭好,阑砌玉玲珑",开篇即点出地点与景致的精致,"东亭"作为观赏的立足点,"阑砌玉玲珑"则描绘了亭边栏杆旁玉石的精巧布局,给人一种细腻而高雅的感受。
"一点烟鬟留夕照",进一步渲染了夕阳余晖下的景致,"烟鬟"比喻轻柔的云雾或烟霞,与"留夕照"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温柔而略带神秘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夕阳的余晖在云雾间轻轻停留。
"三层楼阁接垂虹",将视线引向远处,三层楼阁与垂虹相连,不仅展现了建筑的层次感和高度,也暗示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桥梁与建筑和谐共存的美景。"接"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楼阁与垂虹之间的连接,又蕴含了两者相映成趣的意境。
"人在画图中",最后以一句总结,表达了观者置身于如此美景之中,仿佛自己也成为了一幅画卷的一部分,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与融入其中的愉悦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黄昏时分的美丽画卷,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情感上的共鸣,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释子去兮访名山,禅舟容与兮住仍前。
猿啾啾兮怨月,江渺渺兮多烟。
东林西林兮入何处,上方下方兮通石路。
连湘接楚饶桂花,事久年深无杏树。
使君爱人兼爱山,时引双旌万木间。
政成人野皆不扰,遂令法侣性安闲。
入贡列诸生,诗书业早成。
家承孔圣后,身有鲁儒名。
楚水通荥浦,春山拥汉京。
爱君方弱冠,为赋少年行。
东越高僧还姓汤,几时琼佩触鸣珰。
空花一散不知处,谁采金英与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