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倒年斯迈,芳菲日自迟。
忽闻天上梦,又落世间疑。
扛鼎须凭力,无才敢与知。
涪翁亦秋思,漫寄颖滨诗。
潦倒年斯迈,芳菲日自迟。
忽闻天上梦,又落世间疑。
扛鼎须凭力,无才敢与知。
涪翁亦秋思,漫寄颖滨诗。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诗《得林别驾书云去秋九月尝梦予于广信舟中兼示道路所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际遇的感慨。首句“潦倒年斯迈”描绘了诗人在岁月蹉跎中的困顿,暗示了生活的艰难。次句“芳菲日自迟”进一步强调了时光的缓慢,以及青春不再的无奈。
“忽闻天上梦,又落世间疑”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困惑。"扛鼎须凭力,无才敢与知"表达了诗人自谦之语,承认自己力量有限,但又渴望得到理解和认同。
最后两句“涪翁亦秋思,漫寄颖滨诗”借用了涪翁(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典故,表达自己在秋天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期待通过林别驾的来信,得到心灵上的慰藉,寄托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自我反思和对友情的珍视。
河上徘徊,未分袂,孤怀先怯。
中年后,此般憔悴,怎禁离别。
泪苦滴成襟畔湿,愁多拥就心头结。
倚东风,搔首谩无聊,情难说。
黄卷内,清白日;青镜里,增华发。
念岁寒交友,故山烟月。
虚负人生归去好,谁知美事难双得。
计从今,佳会几何时?
长相忆。
客,感而赋此。
花枝临太液,□解语、入温柔。
*桂窟低迷,天香飘荡,倒影迟留。
须知画图难足,更青山环抱帝王州。
□□□□□□,□□□□□□。
□□□□□□□。
凤吹绕瀛洲。
记水浅蓬莱,尘扬沧海,一醉都休。
华胥梦,虽无迹,甚鼎湖、龙去水空流。
青鸟不来难问,玉妃几度仙游。
山滴岚光水拍堤。
草香沙暖净无泥。
只疑误入武林溪。
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
一尊心事百年期。
视水利,敬谒祠下,少道目前之胜慨。
从行者,前岚州知州平晋尹魏章,书吏王中千,中权秉中伯庸,簿尉史彦英。
金石萃编补正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