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苦炎热,蜡人何似生。
火云烹得解,解后却完全。
堪笑云门老,杲掣风颠,通身臭汗。
微凉生殿阁,打失鬼精魂。
要会诸佛出身处,驴年驴年。
六月苦炎热,蜡人何似生。
火云烹得解,解后却完全。
堪笑云门老,杲掣风颠,通身臭汗。
微凉生殿阁,打失鬼精魂。
要会诸佛出身处,驴年驴年。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绍昙的作品,以夏日酷热为题材,通过描绘蜡像在高温下的状态,形象地展现了夏日炎炎的难耐。"六月苦炎热"直接点出季节特点,"蜡人何似生"则将蜡像与活人对比,暗示即使无生命之物也无法抵挡高温。
"火云烹得解,解后却完全"运用比喻,形容热浪如烹煮一般,人在解脱之后却又恢复原样,显示出夏日酷热的循环和无法逃避。接下来的"堪笑云门老,杲掣风颠,通身臭汗"则描绘了一个云门寺的老僧,在热浪中狼狈不堪的形象,幽默中带有对夏日煎熬的无奈。
"微凉生殿阁,打失鬼精魂"描述了殿阁间难得的微凉,仿佛连鬼魅也被热气驱散,进一步渲染了酷暑的威力。最后两句"要会诸佛出身处,驴年驴年"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摆脱酷暑的期盼,希望能在极热中找到一丝清凉,寓意着只有经历过极端才能理解佛理的深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幽默的语言,展现了夏日炎炎中的生活体验,寓含了对清凉与智慧的追求。
王恭辟长史,江敱素所惮。
凌晨往自言,嗫嚅辞甚巽。
庐奴出帐中,对客罢漱盥。
闻之若未闻,默尔意傲岸。
独酌不及宾,臧获待再唤。
颇怪卿亦须,杯中物宁羡。
解惭恣一吸,未醉赪在面。
逡巡幸脱去,伺隙诚可窜。
自量固为难,出户震微叹。
我昔放船日,乃在孟冬初。
此时风寒竞,雨雪纷载涂。
是行死生别,妻子不得俱。
江南地偏下,况复在海隅。
严冬如初秋,天气恒多殊。
草木未摇落,布褐被体肤。
网工此邦人,室家念居诸。
系舟楚门湾,一住十日馀。
我心如锋攒,从行念踟蹰。
虽沐主家顾,志愿良未舒。
情虽公私牵,轻重亦异趋。
君家素忠义,所望同吾徒。
王程已愆期,日夜畏简书。
苟重君父忧,内省还何如。
愿君竟兹意,早发勿趑趄。
行穷白云坞,步入青松林。
飞花去人间,好鸟鸣春阴。
黄冠雅好客,瀹茗澹冲襟。
洒之幽兰芬,弄以清泉音。
怀哉媚丹灶,谅矣轻华簪。
常年聂仙子,出处知何心。
徘徊扬州鹤,怅望故山岑。
仙游不可问,古墓蓬蒿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