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解脱禅师道场》
《解脱禅师道场》全文
宋 / 张商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圣凡路上绝纤痕,解脱文殊各自论。

东土西天无着处,佛光山下一龛存。

(0)
鉴赏

这首诗《解脱禅师道场》由宋代诗人张商英所作,通过对“圣凡之路”、“文殊菩萨”的描绘,以及对“东土西天”的探讨,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佛教思想。

首句“圣凡路上绝纤痕”,开篇即以“圣凡之路”为背景,强调了修行者在追求精神境界提升的过程中,应去除一切世俗杂念,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清明。这里的“纤痕”象征着细微的杂念和尘世的牵绊,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修行者需彻底清除这些障碍,方能踏上真正的修行之路。

次句“解脱文殊各自论”,进一步阐述了修行的过程。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在佛教中享有极高的地位。此句暗示,解脱之道并非单一路径,而是需要个体根据自身情况,结合智慧(文殊)进行深入思考与实践。每个人在寻求解脱的路上,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体现了佛教中“因人而异”的个性化修行原则。

后两句“东土西天无着处,佛光山下一龛存”,将视角扩展至更广阔的时空维度,提出“东土西天”作为修行的两个极端,但真正的解脱之地却在“佛光山下一龛存”。这里,“佛光山”象征着精神的归宿,而“一龛”则代表了修行者最终达到的内心平静与觉悟状态。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对比与象征手法,强调了在追寻解脱的过程中,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平静与觉悟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不仅展现了佛教中关于解脱与修行的教义,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洞察。它鼓励读者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通过自我反省与修行,达到心灵的升华与解脱。

作者介绍

张商英
朝代:宋

(1043—1122)蜀州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张唐英弟。英宗治平二年进士。调通川主簿。熙宁中以章惇荐,权检正中书礼房公事,擢监察御史里行。坐事责监荆南税。哲宗初为开封府推官,屡诣执政求进,反对稍更新法,出提点河东刑狱,连徙数路。哲宗亲政,召为右正言,迁左司谏,力攻元祐大臣司马光、吕公著等。徽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崇宁初为翰林学士,寻拜尚书右丞,转左丞。与蔡京议政不合,罢知亳州,入元祐党籍。大观四年拜尚书右仆射,变更蔡京所为,为政持平。为台臣疏击出贬。后还故官职卒。谥文忠。有《神宗正典》、《无尽居士集
猜你喜欢

上丞相寿·其八

万岁千秋奉明主,坐令四海如虞唐。

一门累叶凌烟阁,功业汾阳异姓王。

(0)

行香子.永州为魏深甫寿

万石崔嵬,二水涟漪。此江山、天下之奇。

太平气象,百姓熙熙。有文章公,经纶手,把州麾。

满斟寿酒,笑捻梅枝。管年年、长见花时。

佳人休唱,浅近歌词。读浯溪颂,愚谷记,澹岩诗。

(0)

和山谷上东坡古风二首见一朝士今取一篇

自鬻非奇货,强鸣非好声。

法当老山林,松根断茯苓。

朅来长安道,霜鬓迫衰龄。

穷吟无知音,祇觉太瘦生。

公诗妙一世,风雅见根蒂。

比兴千万篇,已作不朽计。

穷达虽不同,嗜好乃相似。

(0)

赣州呈雪蓬姚使君

白旗走报山前事,昨日官军破绿林。

千里人烟皆按堵,一春农事最关心。

不知郊外雨多少,试探田间水浅深。

翠玉楼中无限好,可无闲暇一登临。

(0)

新喻县苏晋叔相会

偶作榆溪客,还逢橘井仙。

多才出人上,笑我老吟边。

买锦囊诗卷,典衣供酒钱。

竹林青眼叔,常说仲容贤。

(0)

真西山帅长沙祷雨·其一

太守持斋戒,精诚动九天。

骄阳变霖雨,凶岁转丰年。

信是经纶手,行司造化权。

唐时相房杜,斗米直三钱。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