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其一》
《即事·其一》全文
宋 / 葛胜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五载投閒隐薜萝,眼看时事只悲歌。

家贫不畏鬼来笑,世变难教佛柰何。

髀肉生缘痴坐久,带围减为客愁多。

他年莫忘菁山寺,百口啼饥两鬓皤。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胜仲所作的《即事(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无奈。

首句“五载投閒隐薜萝”描绘了诗人五年来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以“投閒”表明其主动选择远离尘嚣,以“薜萝”象征自然与隐逸生活。接着“眼看时事只悲歌”一句,点明诗人虽隐居山林,但心系时事,面对社会的种种变化,只能通过悲歌来表达内心的忧愤。

“家贫不畏鬼来笑,世变难教佛柰何。”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物质贫乏的情况下,诗人并不畏惧鬼神的嘲笑,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然而面对世事的巨变,即使是佛法高深的佛陀也难以解决,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革无能为力的无奈。

“髀肉生缘痴坐久,带围减为客愁多。”诗人通过身体的变化,形象地展现了长时间静坐思考导致的生理反应,同时也暗示了因客居他乡而产生的愁绪。这里的“髀肉生”和“带围减”都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手法,用来表现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心境的变化。

最后,“他年莫忘菁山寺,百口啼饥两鬓皤。”诗人提醒自己,即使将来生活有所改善,也不应忘记曾经的艰难岁月和陪伴自己的寺庙。这里不仅包含了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也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切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葛胜仲
朝代:宋   字:鲁卿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生辰:1072~1144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猜你喜欢

二闸迟敬亭不至

临风一棹趁扁舟,芦岸村帘分外幽。

满耳涛声流不尽,夕阳独立小桥头。

(0)

咏老马

百战余生脱锦鞯,丰棱瘦骨画难传。

霜啼夜识边城路,苑草春嘶塞漠烟。

每向秋风惊鼓角,曾经落日挽幽燕。

幸逢矍铄将军健,肯使悲鸣枥下拴。

(0)

苦寒行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感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天胡为此气凛冽,北风萧萧吹未休。

忆昔韶光遍草木,游春童冠服春服。

浮李沉瓜消夏长,池有绿荷径有竹。

八月秋高天气凉,不暑不寒佳风光。

天时人事忽相催,阴阳消长冬又来。

袁安门前堆尺雪,郑榻无毡肌欲冽。

纵有膏梁绸绔子,貂裘不暖衾如铁。

此时更怜从军众,平沙茫茫走海冻。

健儿热血奈寒何,将军角弓不得控。

人间处处都祁寒,那得力回阳春脚,能使万家欢。

(0)

寄怀丘仲阏逢甲

沧海归来鬓欲残,此身商榷到蒲团。

哀弦怕听家山破,醇酒还愁来日难。

绕树乌寻谁屋好?衔雏燕喜旧巢安。

朝朝曳杖看山去,看到斜阳莫倚栏。

(0)

己亥续怀人诗·其二十三

背负灵囊欲大包,东西游说日譊譊。

冶佣酒保相携去,幸免门生瓜蔓抄。

(0)

感事三首·其二

吾闻弇州西有西极国,积苏累块杳无极。

又闻昆仑山高万余里,增城九重天尺咫。

此皆钧天帝所都,聚窟亦属神仙徒。

元洲长洲本幻渺,丹水赤水疑有无。

又闻西方大秦国,远轶南海波斯胡。

水晶作柱夜光络,绣缕织罽黄金涂。

犁靬干善眩虽略妄,张骞凿空原非诬。

谈天足徵邹子说,《盖地》亦列王母图。

东西隔绝旷千载,列国崛兴强百倍。

道通南徼仍识途,舟绕大郎竟超海。

衣裳之会继兵车,跂行蠕动同一家。

穆满辙迹所不到,今者联翩来乘槎。

吁嗟乎,芒芒九有古禹域,南北东西尽戎狄。

岂知七万余里大九洲,竟有二千年来诸大国。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