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戏题葆真阁》
《戏题葆真阁》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真常自在如来性,肯綮修持祗益劳。

十二因缘无妙果,三千世界起秋毫。

有心便醉声闻酒,空手须磨般若刀。

截断众流寻一句,不离兔角与龟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ǎozhēn
sòng / huángtíngjiān

zhēnchángzàiláixìngkěnqìngxiūchízhīláo

shíèryīnyuánmiàoguǒsānqiānshìjièqiūháo

yǒuxīn便biànzuìshēngwénjiǔkōngshǒubānruòdāo

jiéduànzhòngliúxúnjiǎoguīmáo

注释
真常:永恒不变的真理状态。
如来性:佛性的本质。
肯綮:关键之处,比喻修行的关键点。
祗益劳:只会增加劳累,表示执着无益。
十二因缘:佛教中的因果关系理论。
妙果:极好的结果。
三千世界:佛教中的宇宙观,形容世界的广大。
秋毫:极其微小的事物。
声闻酒:比喻追求声名的诱惑。
般若刀:般若(智慧)的象征,意指智慧之剑。
众流:世间的各种潮流或纷扰。
一句:指真理或佛法的核心教义。
兔角与龟毛:比喻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物,暗示真理可能隐藏在平凡之中。
翻译
真常自在如同如来本性,执着修行只会徒增劳累。
十二种因果关系中没有真正的善果,微小的变化能引发三千世界的变动。
只要有欲望就会沉溺于声闻之道,空手求道需磨砺般若智慧之剑。
在世间纷扰中寻求真理,不离弃看似荒谬的兔子角和龟毛寓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戏题葆真阁》,以佛教禅宗的观念为题材,寓言深刻,富有哲理。首句“真常自在如来性”强调了佛性的本然自在,接着“肯綮修持祗益劳”指出执着于修行反而增加烦恼,暗示了修行应超脱于形式。接下来,“十二因缘无妙果”借用佛教的因果观念,说明世间万物皆无固定的结果;“三千世界起秋毫”则形象地描绘了世界的细微变化。

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主题,“有心便醉声闻酒,空手须磨般若刀”,借“声闻酒”和“般若刀”比喻,表达出只有放下执着,才能真正领悟佛法的智慧。最后,“截断众流寻一句,不离兔角与龟毛”运用寓言,表达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真理就像在兔子角和龟毛之间寻找答案,虽难却要坚持不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禅宗的视角,探讨了修行的真谛,以及如何摆脱世俗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智慧。黄庭坚的笔触生动而富有深意,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寄孙永之

咏歌沂水舞雩风,气压当时冠与童。

人似贾生年更少,家传孙绰赋尤工。

孤罴傲兀深丛里,一鹗轩昂众鸟中。

早取功名寄衣钵,古来相种出山东。

(0)

舟再答

此去责虽轻,恐为商贾资。

细瓷枉压我,使我成徇私。

(0)

童丱须知.宫室八篇·其四

榱题数尺耸高堂,得志吾人正未遑。

若有贤名并德行,茅茨之下亦风光。

(0)

次韵周祭酒所和馆中雪诗·其一

不作当年行路难,平明下马趋朝班。

欢声渐入玉连锁,瑞气先凝金博山。

曾说岁穰占腊里,更传天喜见颜间。

归来乞与新诗句,清绝何人许共攀。

(0)

饯徽州李守·其一

当年仗策扣军戏,已有昌言简帝知。

目见飞龙升白水,手扶赫日上咸池。

飘萍一世其如命,剖竹专城会得时。

三十六峰方秀发,可无佳致付新诗。

(0)

和乌石

梅花一径万重山,冈外浮云去住间。

莫恨寻幽无侣伴,世途能有几人閒。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