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迢迢暮色催,苍茫托憩碧山隈。
登楼树杪浮青蔼,眺望岚光卷紫堆。
牧竖已横牛背返,山花犹带夕阳开。
桥头多少劳人迹,浪说当时仙子来。
驿路迢迢暮色催,苍茫托憩碧山隈。
登楼树杪浮青蔼,眺望岚光卷紫堆。
牧竖已横牛背返,山花犹带夕阳开。
桥头多少劳人迹,浪说当时仙子来。
此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旅人在驿路上行进,最终在碧山隈处歇息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与生活场景。
首联“驿路迢迢暮色催”,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时间,长长的驿路在黄昏的催促下显得更加漫长。次联“苍茫托憩碧山隈”,描述了旅人找到一处碧绿山隈作为休息之所的情景,山色苍茫,给人以宁静之感。
颔联“登楼树杪浮青蔼,眺望岚光卷紫堆”,进一步描绘了旅人登高远眺的景象。树梢之上,青雾缭绕,远处的山峦在薄暮中呈现出紫色的轮廓,画面富有层次感和诗意。
颈联“牧竖已横牛背返,山花犹带夕阳开”,转而描写乡村生活的一幕。牧童已将牛群带回,而山花在夕阳的余晖下依然绽放,展现出田园生活的和谐与美好。
尾联“桥头多少劳人迹,浪说当时仙子来”,则以桥头为引,联想到过往的劳苦之人与传说中的仙人,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与乡村生活,同时也蕴含了对过往与未来的深思,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李君佐钜邑,奉萱有高堂。
名堂意云何,孝子心彷徨。
父兮不可见,母也幸寿康。
昔年故里居,思母情孔伤。
令迎就禄养,在客如在乡。
放衙晴日晡,闭户清宵长。
堂中具尊俎,阿母升方床。
锦衣率子妇,称寿在膝傍。
时新荐珍羞,家酿倾瑶觞。
承顺母颜色,欲我忧尽忘。
鹤发明翠冠,童颜照霞裳。
母心安且乐,遐算应无疆。
况君负俊才,佐邑人称良。
从兹懋声迹,远到未可量。
明镜颂光庭,鸾凤美仇香。
愿言踵先哲,显扬更流芳。
积霖殆三旬,阴云不能扫。
深江浩无涘,滔滔走黄潦。
怒风长号鸣,排空雪山倒。
东作已逾时,耕子心悄悄。
百谷未始播,平畴尚丰草。
农事或荒废,生民曷温饱。
蹇予德浅薄,致此灾沴兆。
惕焉发深省,中怀自忧懊。
谁能补天漏,捧出日杲杲。
雨旸允时若,稼穑遂坚好。
维舟坐终夜,无计叩穹昊。
古闻诚可格,我但精意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