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得萧闲亦已多,敢论官绶与渔蓑。
东流逝水西流日,百岁只消如此过。
容得萧闲亦已多,敢论官绶与渔蓑。
东流逝水西流日,百岁只消如此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刻感悟。首句“容得萧闲亦已多”,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闲适生活的满足和享受。接着,“敢论官绶与渔蓑”一句,通过对比官场束缚与渔人自由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东流逝水西流日,百岁只消如此过。”这两句运用了流水东去、日落西山的自然景象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不可逆转。诗人在此感叹,人生百年,就像流水和落日一样,转瞬即逝,因此应当珍惜当下,过一种符合自己心意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沉情感和对人生真谛的深刻领悟。
要今年、沈醉到湘累,更番酹觞蒲。
甚骚心满纸,兰衰蕙变,章句荒芜。
照眼丹榴依旧,霜鬓与花疏。
陈似三年艾,人意何如。
湘水无情谁吊,又凄凉节物,流恨江鱼。
笑南风不竞,夺得锦标无。
问辟兵、赤灵谁画,剩小窗、儿女闹钗符。■■■,■■■■,■■■■。
粉蠹金奁,闲情事、绿窗影出娟娟。
舞鸾斜倚,亲见小字连环。
越缕披香笼袖角,弁峰添黛晕眉弯。
惯温存、夜来茜色,销与华年。
春风盈盈满箧,伴上帘绀玉,浅照低鬟。
赋情多丽,空怅翠竹寒天。
熏炉半温绣户,问妆靥、何时相向圆。
寻芳约,料小菱春影,不隔蓬山。
风怀消尽。渐抛断年时,西崦香讯。
谁为小红簪,理诗狂、鸱夷起趁。
烟萝携手,想并照、清泉红粉。无分。
伴翠禽、纸帐啼引。
月明暗香动处,散江城、笛中旧恨。
冻驿黄昏,定怯玉肌皴损。竹外枯苔,雪边衰鬓。
款春成韵。花梦稳,清寒夜永须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