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天台山石桥》
《游天台山石桥》全文
宋 / 张扩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乱山云溟濛,修径石盘错。

声闻住世果,窟宅遍岩壑。

我行适遇雨,风籁响天乐。

石桥定鬼设,险滑不容脚。

临流辄生怖,政堕葱韭恶。

犹欣昙华供,尚及荐杯勺。

分尝不敢馀,稽首谢发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天台山石桥时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

首句“乱山云溟濛”描绘了群山环绕,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迷蒙而神秘的感觉。接着“修径石盘错”则展现了山路蜿蜒曲折,石头错落有致的自然地貌,暗示了旅途的艰难与探索的乐趣。

“声闻住世果,窟宅遍岩壑”两句,运用了佛教中的概念,将自然界的声响和居住之所与佛教的“声闻”、“窟宅”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之间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

“我行适遇雨,风籁响天乐”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雨中,风声如乐,仿佛是大自然的音乐盛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石桥定鬼设,险滑不容脚”描述了石桥的险峻与难以行走,同时也暗示了石桥可能有着超自然的力量或存在。

“临流辄生怖,政堕葱韭恶”表现了诗人面对水流时的恐惧,以及对可能遭遇危险的担忧,但最终还是勇敢地面对。

“犹欣昙华供,尚及荐杯勺”表达了即使在艰难的旅途中,诗人仍然能够欣赏到自然之美,并以之为乐,体现了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分尝不敢馀,稽首谢发药”则是对佛法的恭敬与虔诚,表示品尝了自然之赐后,不敢浪费,而是以感恩之心向佛祖致谢,体现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以及在艰难旅程中保持乐观态度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张扩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二二年前后在世]字彦实,一字子微,德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宣和中前后在世。工诗,词采清丽。崇宁中(公元一一o四年左右)进士。授国子监簿,迁博士,调处州工曹,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寻充馆职。南渡后,历中书舍人。为著作郎时,秦桧赏其诗,迁擢左史,再迁而掌外制。所交如曾糙、朱翌、吕本中辈,皆一代大家。扩著有东窗集四十卷,诗十卷,《宋史艺文志》传於世。
猜你喜欢

并州元夕

满城灯火走儿童,万朵金莲照地红。

独有并州倦游客,梦魂飞绕凤城东。

(0)

题山水图

我行不到山中久,忽见青山为回首。

似闻流水响鸣琴,恍若寒云落襟袖。

松下茅庵绝潇洒,甚欲从之度长夏。

振衣大笑问主人,主人道是孙郎画。

(0)

白日行简仲几

白日白日复西堕,山中客子楼上坐。

楼西青山曲如拳,楼东青山翠成朵。

读书到晚心悠然,故人别去今经年。

江流到东不百里,夜半欲上山阴船。

故人故人在何许,半间茆屋青枫渚。

秋天有鸿江有鱼,胡为使我心独苦。

白日落尽我思君,夜凉望断江东云。

(0)

赠杨彦臣使还

使节何煌煌,骑从造我门。

自陈世有通家旧,武冈太守之外孙。

俊哉舒侯贤宅相,执礼愈恭辞愈降。

老夫已是闭关人,甚厌传呼到闾巷。

须臾惊定还复悲,挽生近床为抱持。

尔外大父强健否,此来殊慰我所思。

黔阳到浙七千里,相问相看疑梦寐。

祥符年贬祭酒公,安江之阳无乃是?

自从隔却苍梧云,只字片言无得闻。

车书既同四海一,逢人每问旧参军。

立谈知生具才美,金钟大镛莫与比。

池上曾闻咏凤毛,诗中又见歌麟趾。

当今圣德及海隅,龙马出图龟负书。

直言治安容贾谊,喻蜀父老烦相如。

心存忠孝在年少,县官劝驾能应诏。

得时举步即青云,瑚琏从来在宗庙。

(0)

代赠

绛树休嗟结子迟,惜花人更惜空枝。

紫薇得到重来日,宛是深红未落时。

(0)

小阑干

桃门倚笑去年情。叶底最娉婷。

杏靥羞红,梨腮怨白,柳眼更输青。

残脂断粉无寻处,花信总飘零。

愁见幽窗,一丛寒玉,霜箨捲风声。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