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壶悄隐閒无语。夜深沈香炷。
翠山凝黛浴鸥波,点点真珠雨。笔花轻舞如飞絮。
淡妆难重数。画中碧浪可人来,问何处,曾逢否。
松壶悄隐閒无语。夜深沈香炷。
翠山凝黛浴鸥波,点点真珠雨。笔花轻舞如飞絮。
淡妆难重数。画中碧浪可人来,问何处,曾逢否。
这首诗是吴湖帆在清朝末年至近代初创作的一首描绘春景的词,以钱叔美的《碧浪春晓图》为灵感。诗人通过对画面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幅静谧而生动的春日景象。
"松壶悄隐閒无语",诗人以松壶的静默无声,暗示了清晨的宁静,也暗寓画中的闲适氛围。"夜深沈香炷"则进一步渲染出夜晚的余韵,沈香燃烧的香气与黎明的交接,增添了神秘感。
"翠山凝黛浴鸥波,点点真珠雨",诗人运用比喻,将青山比作黛色女子,鸥鸟在波光中飞翔,仿佛珍珠般的雨滴洒落,形象地描绘出山水间的灵动与湿润。
"笔花轻舞如飞絮",诗人赞美画中笔触的轻盈,如同飞舞的柳絮,展现了画家技艺的高超和画面的动态之美。"淡妆难重数",则形容画中人物或景物的素雅,难以用言语充分描绘。
最后两句"画中碧浪可人来,问何处,曾逢否",诗人直接向画中问道,这如画的碧浪是否曾出现在现实中的某个动人场景,表达了对画中世界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清新淡雅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画中的春景,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艺术的赞赏。
澹云似敛。花信早发,香暗荒馆。僧院墙短。
又防翠羽飞来碍书幔。瘦枝缀满。
残蜡正冷,清韵先远。芳意柔婉。
乍开好倚冰姿醉巾岸。
带雪映朝色,鼻里幽香通一线。
犹记梦寒罗浮吹酒面。问俊侣游踪,春去如箭。
小窗初见。逊杜老扬州,乡思愁乱。
认前朝画图重展。
风响千翎,噪落照、秋影一团。
高城上、晚天初霁,霞色无边。
阵阵黄昏投宿处,村村红叶当花看。
借米家墨点点诗心,浓淡间。昭阳梦,冷长安。
胡笳怨,莽高原。坐太平牛背,吹笛何年。
作队成群飞历乱,坏营残堞写荒寒。
况夜深归雁语边愁,千万山。
全家挨到今宵,雨声尚打谯楼鼓。
怒涛中坐,劫灰中老,阵云中住。
履道坊深,景阳钟动,梦痕盘古。
算春花秋月,弯强寸寸,如云卷风吹去。
秪有烽烟如故。问蛇年蜕将何处。
百年过半,缚船送鬼,万山无路。
爆竹声销,官梅寒重,银虬暗数。
似新人近了,旧人将别,在鸡鸣渡。
明霞照涧,向春水弄妆,镜中人面。
细雨乍晴,高阁横溪香风远。瑶池仙子芳华宴。
醉琼靥,仙源红茜。禊潭佳地,王家洞壑,宋朝坊院。
天暖。花朝正午,浓艳处,燕子莺儿俱懒。
绣陌劝耕,芳树催人春光半。年年心上玄都观。
翠苔路,崔徽愁看。更堪前度龙华,绛河泪浣。
雁外青山,马头黄叶,嘉州两日三荣。
算程程归梦,节节离声。
菊花催老悲秋客,误几人、身后诗名。
一鞭残照,中原北望,前世西清。无策消遣馀生。
集锦江耆旧,各各渊明。唱迷阳旧曲,有恨谁听。
行装一卸鸦先喜,向枝头、如唤樵青。
寸心遥夜,屋梁月落,山火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