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朝散署,玉佩夜分曹。
明月天河白,晴云汉阙高。
春知催蓂荚,寒未却衣袍。
羽檄心恒折,关河首重搔。
世途趋水火,兵气散蓬蒿。
流血沧江满,燃眉赤县劳。
谁人甘马辈,诸将岂龙韬。
嗟尔平夷略,空予赋楚骚。
紫薇朝散署,玉佩夜分曹。
明月天河白,晴云汉阙高。
春知催蓂荚,寒未却衣袍。
羽檄心恒折,关河首重搔。
世途趋水火,兵气散蓬蒿。
流血沧江满,燃眉赤县劳。
谁人甘马辈,诸将岂龙韬。
嗟尔平夷略,空予赋楚骚。
这首《省中夜直》是明代文学家宗臣所作,描绘了诗人深夜在官署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国家时局的忧虑与感慨。
首联“紫薇朝散署,玉佩夜分曹”描绘了官署的肃穆与庄严,紫薇象征着朝廷的权威,而玉佩则代表着官员们的尊贵身份。夜晚,官员们各自分属不同的部门,忙碌于各自的职责之中。
颔联“明月天河白,晴云汉阙高”以自然景象衬托官署的高大与神圣。明月映照下的银河显得格外明亮,晴空中的云朵仿佛触手可及,而汉阙则高耸入云,象征着权力与威严。
颈联“春知催蓂荚,寒未却衣袍”运用拟人手法,春日催促着蓂荚(一种象征时间流逝的植物)生长,而寒冷还未让诗人脱下官袍,暗示着时间的紧迫与政务的繁忙。
尾联“羽檄心恒折,关河首重搔”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与国事的担忧。羽檄代表紧急军报,心恒折说明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关河首重搔则是对边防安全的深切关注。
接下来的几句“世途趋水火,兵气散蓬蒿”揭示了社会动荡不安,战火纷飞的现实。流血的沧江和燃眉的赤县劳苦人民,展现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最后,“谁人甘马辈,诸将岂龙韬”表达了对将领才能的质疑,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嗟尔平夷略,空予赋楚骚”则是诗人对平定边疆策略的无奈与失望,只能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整体而言,《省中夜直》不仅展现了宗臣对官场生活的深刻洞察,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历史责任感。
陶翁书甲子,楚客纪庚寅。
村叟无台历,梅开认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