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除夕》
《除夕》全文
明 / 孙传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满城箫鼓沸春烟,欹枕挑灯自冁然。

儿女试衣争问夜,妻孥庀食竞更年。

两园花竹存诗料,六载渔樵足酒钱。

不是野人知节候,偶随流俗乐林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除夕之夜的温馨家庭场景与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首句“满城箫鼓沸春烟”,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除夕之夜全城欢庆的热闹景象,仿佛整个城市都被节日的喜庆气氛所包围。接下来,“欹枕挑灯自冁然”一句,诗人通过个人的动作——倚着枕头,挑亮灯火,独自微笑,透露出一种内心的满足与喜悦,这种情感与外界的喧嚣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内省与宁静之美。

“儿女试衣争问夜,妻孥庀食竞更年。”这两句描绘了家庭成员间温馨互动的场景。孩子们试穿新衣,兴奋地询问夜晚的安排;妻子和家人忙着准备年夜饭,忙碌而充满期待。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两园花竹存诗料,六载渔樵足酒钱。”诗人提到自己拥有两个花园和竹林,不仅为他提供了创作的灵感(“诗料”),也意味着他有足够的资源享受渔樵生活,过着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生活。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最后,“不是野人知节候,偶随流俗乐林泉。”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并非真正的隐士,而是偶尔随从世俗,乐于在山林之间寻找乐趣。这句话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又不失其对社会生活的融入,展现出一种超脱而又不失人间烟火气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庭温暖、自然美景以及简单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作者介绍
孙传庭

孙传庭
朝代:明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猜你喜欢

寄唐公弼

十年落魄西湖上,舞榭歌台烂熳游。

爱客酒翻鹦鹉盏,采花香满鹔鹴裘。

戚联尽是千金子,谈笑还轻万户侯。

一段风流成白发,银床冰簟不胜秋。

(0)

自警

垂老方知悟昨非,野情长与世情违。

可堪青镜生华发,莫遣缁尘点素衣。

辽鹤归来悲往事,海鸥飞去识先机。

幽栖只合逃空谷,深掩山中白版扉。

(0)

寄徐景傅

我识徐公百不忧,也应怜我赋登楼。

故人动是三年别,独客还惊一雁秋。

旧雨凄凉烟水阔,停云晻霭夕阳愁。

吟边若问湖山兴,翠影红香袭綵舟。

(0)

留别巨生二首·其二

吾子别来惊几载,相逢彼此问平安。

鲤鱼甘旨慈亲乐,乌鸟私情祖母欢。

英物已知能跨灶,老生尚及庆弹冠。

河梁执别还申戒,从善如登信独难。

(0)

宿存存庵

林下道人何处去,老君观里礼星坛。

佩环遥候青牛过,台殿惟留白鹤看。

一榻松云容我宿,半岩风气逼衣寒。

五更马足车尘动,得卧山中梦寐安。

(0)

题秦少游别昙法师诗后

昔闻淮海秦公子,谪宦南来古栝城。

昼卧藤阴迷客梦,春游沙外听莺声。

三年监税无他事,一日逢僧话此生。

结社题诗遗迹在,高风还似晋渊明。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