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何曾歇,秋深倍寂寥。
折荷偏淅淅,落木更萧萧。
云黑多迷径,溪寒半断桥。
商山苦幽阻,绮角竟难招。
秋雨何曾歇,秋深倍寂寥。
折荷偏淅淅,落木更萧萧。
云黑多迷径,溪寒半断桥。
商山苦幽阻,绮角竟难招。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绵绵秋雨不息,营造出一种格外寂寥的氛围。诗人通过“折荷偏淅淅,落木更萧萧”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秋雨中荷叶的摇曳和落叶的飘零,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景象。接着,“云黑多迷径,溪寒半断桥”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阴冷与荒凉,云雾遮蔽了道路,溪水在寒冷中显得更加孤寂,甚至有些地方连桥梁都显得破败不堪。最后,“商山苦幽阻,绮角竟难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商山的幽静与阻隔,似乎连美好的回忆也难以触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尤其是对朋友的思念以及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孤独感。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思考。
屏间何人画四松,高标半在烟云中。
人来尽作真松看,槎枒古怪势不同。
一株连蜷如老龙,曾见于康庐窈窱之深峰。
两株横斜苍黛色,曾见于雁荡高寒之绝壁。
最西一株更奇特,老来昏耄记不得。
想得当初落笔时,名山洞府遍寻思。
细将览胜探幽兴,暗写凌霜傲雪姿。
古来画者虽无数,少有人能得真趣。
毕宏韦偃骨已寒,今日此图堪独步。
主人劝我为作歌,才薄无奈此图何。
疾书一百六十字,勿笑迫促无委佗。
馀英山中枫叶赤,龟溪溪上蘋花白。
野翁杖屦往来频,为爱溪山好秋色。
白叟虬髯眼深碧,邂逅相欢坐苔石。
语终长啸归青壁,恐是云深避秦客。
斯人再见虽难期,忘机亦有渔樵席。
藉草班荆相尔汝,无主无宾心自适。
沙鸥飞度夕阳间,烟外遥闻一声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