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得道轻骨毛,飞渡弱水能千遭。
明朝挟至两浮岛,卧看沧洲戏六鳌。
道人得道轻骨毛,飞渡弱水能千遭。
明朝挟至两浮岛,卧看沧洲戏六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人修行有成,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地。"道人得道轻骨毛",形象地表达了道人因为领悟了道义,对物质身体的执着减轻,甚至觉得骨骼皮毛都变得轻盈无比。"飞渡弱水能千遭",弱水在这里象征困难或险阻,道人能够轻松跨越重重难关,显示出其高深的法力和坚韧的精神。
"明朝挟至两浮岛",预示着道人将在明天带着这种力量到达两个神秘的浮岛,展现了他遨游仙境的奇幻景象。最后两句"卧看沧洲戏六鳌",沧洲指海中仙洲,六鳌是传说中的大海龟,道人将要躺在岛上,悠然自得地观看沧洲,仿佛在与海中巨鳌游戏,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逍遥自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道教修炼理想和超然境界的向往,体现了元末明初杨维桢的浪漫主义风格。
天池集南翼,帝车回北衡。
芳草寒未歇,潦川澹犹清。
晏阴日夕起,郁抱何由平。
溯风肃徂轸,陟云延友生。
周遭度玄渚,纡徐搴落英。
晨霞散馀绚,倏忽淩虚明。
虬松移翠葆,虹涧流金声。
辕马何萧萧,谷鸟亦嘤嘤。
蕴真效龙蠖,抚化忘将迎。
隆墀一永叹,远壑浩自盈。
缅惟辽海鹤,载彼瑶台笙。
邈矣安期子,乃垂千载名。
西江肃王命,冲炎枻兰舟。
陈臬有程期,将母不敢留。
轩车远相送,怅别情绸缪。
朝发沉珠浦,夕宿拾翠洲。
灵风吹柘旗,海天浩悠悠。
顾见肃肃羽,与波竞沉浮。
奇云混高山,丰草翳层丘。
自古负羁绁,我何怀殷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