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乡歌》
《道乡歌》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六言诗

要识道乡去处,只在微尘里许。

不立四至封疆,不问二仪寒暑。

日月常放光明,鸟兽率同歌舞。

其俗无举无非,其民无喜无怒。

别是一种乾坤,全异九州风土。

师旷倾耳莫闻,离娄拭目莫睹。

谁知有个冥蒙,踏着从来门户。

入也不动脚跟,居也不记年所。

行住坐卧虚徐,色声香味愚鲁。

偶然成矩成规,未尝为鼠为虎。

任他卜度纵横,迥脱机关取与。

人间天上无明,可谓自今自古。

(0)
鉴赏

这首《道乡歌》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境界,充满了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意象。诗人邹浩通过“道乡”这一概念,构建了一个超越现实、充满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图景。

首先,“要识道乡去处,只在微尘里许”,开篇即点明“道乡”并非遥不可及,它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强调了道就在身边,无需远求。接着,“不立四至封疆,不问二仪寒暑”,表达了“道乡”不受时空限制,四季如一,没有界限的特性,象征着一种永恒不变的真理。

“日月常放光明,鸟兽率同歌舞”,描绘了一幅自然与生命和谐共处的画面,日月之光、鸟兽之乐,都充满了生机与喜悦,体现了“道乡”中万物皆得其所,各得其乐的状态。

“其俗无举无非,其民无喜无怒”,进一步阐述了“道乡”中人们的生活状态,没有是非对错,没有情绪波动,每个人都处于一种平和、满足的状态之中。

“别是一种乾坤,全异九州风土”,强调“道乡”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是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理想之地。

“师旷倾耳莫闻,离娄拭目莫睹”,用典故说明即使是智慧高超的人也无法直接感知到“道乡”的存在,强调了“道乡”的神秘与难以言喻。

“谁知有个冥蒙,踏着从来门户”,指出“道乡”虽然难以直接到达,但每个人心中都有通往它的路径,暗示了追求真理的道路。

最后,“入也不动脚跟,居也不记年所”,强调在“道乡”中,时间与行动都不再重要,人们只需沉浸其中,享受当下。

“行住坐卧虚徐,色声香味愚鲁”,描述了“道乡”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充满了宁静与淡泊,不被外物所扰。

“偶然成矩成规,未尝为鼠为虎”,表明“道乡”中的规则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非人为设定,人们在这里可以自由地生活,不受束缚。

“任他卜度纵横,迥脱机关取与”,进一步强调了“道乡”中的人们不受外界干扰,自由自在。

“人间天上无明,可谓自今自古”,总结道,“道乡”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是永恒存在的理想境界,它既存在于人间,也存在于天界,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谐、真理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偈颂九十三首·其二十六

百丈野狐,石女无夫。一回泪下,沧海乾枯。

(0)

颂古五首·其二

剖尽枯肠丧尽机,通身不挂一毫丝。

清风步步随身转,明月谁分上下池。

(0)

颂古二十四首·其二十

猫全食血功,虎备起尸杀。

无奈何舅何,不传上树诀。

(0)

偈颂七十二首·其二十九

同时照用不同时,权实双行作者知。

有得虽然亦有失,还他龙虎自交驰。

(0)

赠何神童

父母未生时,文章在何许。

及乎跳出来,光明照寰宇。

傍观眼难瞒,收录奏明主。

一览赞希奇,杨晏堪为伍。

赐笏与绿袍,以显其宗祖。

人生天地间,休将年纪数。

纵饶生百岁,无闻亦何补。

伟哉英特大丈夫,君臣嘉会今合符。

行看赤手扶宗社,大千捏聚一蘧庐。

(0)

庆元道中

临溪柳带正依依,落絮因风特地飞。

岛上断云垂极浦,城头初角送残晖。

闲过绮陌寻高寺,谩绕清流欲浣衣。

重到张公泊船处,家家扶得醉人归。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