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尘累愧腥膻,强把蜉蝣望列仙。
闲指紫霄峰下路,却归白鹿洞中天。
吹箫凤去经何代,茹玉方传得几年。
他日更来人世看,又应东海变桑田。
茫茫尘累愧腥膻,强把蜉蝣望列仙。
闲指紫霄峰下路,却归白鹿洞中天。
吹箫凤去经何代,茹玉方传得几年。
他日更来人世看,又应东海变桑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程所作,名为《赠毛仙翁》。诗中充满了对道家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仙境的追求。
"茫茫尘累愧腥膻,强把蜉蝣望列仙。"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间纷争与污浊的不满,以及想要超脱凡尘、去追寻那些高洁的仙界生活的情感。"茫茫尘累"形容尘世的混沌与厚重,"愧腥膻"则表达了一种对肉体束缚的羞愧。"强把蜉蝣望列仙"中,"蜉蝣"指的是蚊虫,比喻自己渺小,而"望列仙"则是希望能够像那些神仙一样超凡脱俗。
"闲指紫霄峰下路,却归白鹿洞中天。"
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悠闲地指点着通往紫霄峰下的道路,最终返回那清幽的白鹿洞中。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之美与和谐的追求,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吹箫凤去经何代,茹玉方传得几年。"
这里诗人提到了"吹箫凤",即仙人吹奏神箫的情景,而"经何代"则是在询问这个景象已经流传了多久。接着的"茹玉方传得几年"进一步强调了对古老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探求。
"他日更来人世看,又应东海变桑田。"
诗人的心中似乎有着一种宿命观,认为未来还会再次回到人间看看,而"东海变桑田"则是一种宇宙轮回的隐喻,暗示了对自然界与时间流转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之美的描绘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怀,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与精神自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