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释二首·其一》
《自释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郭祥正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去日不可追,来日已无多。

衰颓复自念,迁谢当奈何。

贤达并贱愚,百岁同消磨。

不如泳觞酌,徘徊眄庭柯。

流翠自成幄,好风时经过。

憎爱理兼忘,虚淡神所和。

运尽即随尽,葬骨南山坡。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的《自释二首(其一)》,通过深沉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去日不可追,来日已无多”点明了时间的流逝,过去的时光无法挽回,未来的日子也显得寥寥无几。这种对时间的无奈感,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接着,“衰颓复自念,迁谢当奈何”两句,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状态,面对岁月的流逝,感到无力与困惑。这里的“衰颓”不仅指身体的衰老,更包含了心灵的疲惫与人生的迷茫。

“贤达并贱愚,百岁同消磨”则进一步揭示了生命的普遍性,无论是智者还是愚人,无论地位高低,最终都逃不过岁月的侵蚀,生命的意义似乎在这一对比中变得模糊不清。

“不如泳觞酌,徘徊眄庭柯”两句,诗人似乎找到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饮酒自娱,漫步于庭院之中,欣赏着自然的美景。这种行为看似消极,实则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奈接受与自我慰藉。

“流翠自成幄,好风时经过”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翠绿的树叶如同华盖,清风不时吹过,带来一丝凉爽与清新。这样的场景,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片净土。

“憎爱理兼忘,虚淡神所和”表达了诗人试图超越世俗情感,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憎恨与喜爱,都是情感的束缚,唯有达到一种虚空而淡泊的心境,才能与神灵和谐共处。

最后,“运尽即随尽,葬骨南山坡”则是对生命的终极归宿的思考。生命终将结束,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命运。诗人选择将骨灰埋葬在山间,既是对自然的回归,也是对生命循环的一种理解与接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生命、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以及在面对无常与困顿时的自我调适与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郭祥正

郭祥正
朝代:宋   字:功父   籍贯:自号谢公山   生辰:1035~1113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猜你喜欢

元日次韵绍之

相从湖海逢元日,且与清吟作好春。

病起喜能閒散步,客中翻得静怡神。

寒侵是处梅枝晚,雪洗四边山色真。

信道吾生有馀味,一瓢归去久甘贫。

(0)

赴贵池临别呈景清兄

试吏齐山敢作难,相看风雪去途殚。

客情已觉自无绪,子职不知谁问安。

亲老岂禁成远别,我思只合且团栾。

三年愿得各强健,赢得归来满室欢。

(0)

次韵宋倅·其二

海内交游不数公,又吟名胜句何丰。

锦囊忽到溪山下,绣段争看涧谷中。

落拓自惊随野马,凄凉何止听宾鸿。

高斋容我陪珠履,不信穷途有路通。

(0)

徐和卿潘文叔溪楼夜饮因送之永丰

良天佳月共中秋,绿水青山一倚楼。

今古情怀只如此,几多杯酒可销愁。

得随撰杖平生愿,又向乾封数日留。

湖海交游难定准,眼明烟鸟下沧洲。

(0)

送赵户部迎侍回朝·其二

几年高隐占南池,得路荣观此一时。

持节把麾今已了,握兰簪笔未为迟。

暂来旧里欢迎侍,便立新班好论思。

莫论山人在空谷,为公猿鹤伴参差。

(0)

徐倅

二年清节照冰溪,一笑屏星兴懒题。

五月诞辰宜熟醉,九关云路岂难跻。

家传学行元无恙,世济声华信可稽。

邂逅从容何以祝,寸田尺宅理刀圭。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