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尝为东南行,烦君载酒送城阈。
酒阑上马意恻怆,似叹飞沉异鳞翮。
我言君岂哙等伍,霜蹄偶蹶未为失。
整衔易辔便千里,宁比驽骀才寸尺。
转头日月曾几何,君已声名满蟾窟。
笑呼扁舟下吴会,去意猛作秋鹰掣。
君家艺德知何年,弟兄头角俱突兀。
仙枝万丈不供折,人家生子叹豚犊。
春归洲渚波面肥,江神为君好风日。
君王正御紫宸朝,蜀士半居青琐闼。
牵联即日九天上,判司卑凡等厮役。
向来于我作鱼羡,吾今洗眼看鹏击。
人生行止特未定,遇坎乘流听造物。
唯有名节不可污,与君相期保黄发。
我昔尝为东南行,烦君载酒送城阈。
酒阑上马意恻怆,似叹飞沉异鳞翮。
我言君岂哙等伍,霜蹄偶蹶未为失。
整衔易辔便千里,宁比驽骀才寸尺。
转头日月曾几何,君已声名满蟾窟。
笑呼扁舟下吴会,去意猛作秋鹰掣。
君家艺德知何年,弟兄头角俱突兀。
仙枝万丈不供折,人家生子叹豚犊。
春归洲渚波面肥,江神为君好风日。
君王正御紫宸朝,蜀士半居青琐闼。
牵联即日九天上,判司卑凡等厮役。
向来于我作鱼羡,吾今洗眼看鹏击。
人生行止特未定,遇坎乘流听造物。
唯有名节不可污,与君相期保黄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沆的作品,名为《送黄仲甄赴廷试》。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
首先,诗人提到自己曾经前往东南地区,并请朋友为他准备酒水以示欢送。这不仅是对朋友的一种依赖,更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情谊深厚。接着,“酒阑上马意恻怆”一句传递出一种离别的伤感和对未来未知的复杂情绪。
诗人随后表达了自己对黄仲甄能力的认可和信任,以及他认为朋友即将踏上的千里之旅,并非易事。通过“宁比驽骀才寸尺”一句,强调了诗人的这种自信。
时间流逝,“转头日月曾几何”,黄仲甄已声名显赫,而诗人则仍在原地。他们之间的友情和彼此的承诺,如同“笑呼扁舟下吴会”一般,经久不衰。
随后,诗人提及黄家世代的文艺之风,以及他们家族中人才辈出。这里通过“仙枝万丈不供折”来比喻其才能之高不可攀。
最后,诗人祝愿黄仲甄一路顺风,一切顺利,并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保持节操的重要性。这从“唯有名节不可污,与君相期保黄发”中可以明显感受到。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和高超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友情、人格和未来抱负的一种理想追求。
光风转蕙,泛崇兰、漠漠满城飞絮。
金谷楼危山共远,几点亭亭烟树。
枝上残花,胭脂满地,乱落如红雨。
青春将暮,玉箫声在何处。
无端天与娉婷,帘钩鹦鹉,梦断闻残语。
玉骨瘦来无一把,手挹罗衣看取。
江北江南,灵均去后,谁采蘋花与。
香销云散,断魂分付潮去。
云阶连月地。
记旧游、身在温柔乡里。
花阴透窗绮。
罗衾拥残梦,流莺惊起。
银瓶水沸。
待梳妆、屏风共倚。
看情眉恨眼,宿粉剩香,乱愁无际。
长记。
多情消减,宋玉连墙,茂陵同里。
离怀似水。
天涯路,叹愁悴。
想鸳机织锦,鸾台窥镜,秦丝幽怨未已。
好归去、共把琴书,倚娇扶醉。
午风清暑,过西湖隐约,曾游堤路。
云径烟扉人境绝,真是珠宫玄圃。
倦倚阑干,笑呼艇子,同入荷花去。
一杯相属,恍然身在何许。
休怪梦入巫云,凌波罗袜,我在迷湘浦。
缥缈惊鸿飞燕举,却怨严城钟鼓。
百斛明珠,千金骏马,豪气今犹故。
归来清晓,幅巾犹带香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