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复何知,自谓山泽好。
来裨奉常议,识笳鼓羽葆。
谁怜老垂垂,却入闹浩浩。
营巢犹是寓,学圃何不早。
淮桂手所植,汉瓮躬自抱。
花开不忍出,花落不忍扫。
佳客夜深来,清尊月中倒。
一禅两居士,更约践幽讨。
野人复何知,自谓山泽好。
来裨奉常议,识笳鼓羽葆。
谁怜老垂垂,却入闹浩浩。
营巢犹是寓,学圃何不早。
淮桂手所植,汉瓮躬自抱。
花开不忍出,花落不忍扫。
佳客夜深来,清尊月中倒。
一禅两居士,更约践幽讨。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作品《和转庵丹桂韵》。诗中,诗人以野人的口吻,表达了对山林自然的喜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他自认为在山泽间过着简单的生活,乐于参与讨论并欣赏军中的仪仗。然而,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却还要进入喧嚣的尘世。他提到自己本可以早些时候就过上园艺生活,亲手种植的淮桂和汉瓮都寄托了他的情感。
诗人对丹桂的呵护备至,花开时舍不得离开,花落时也不忍心清扫。深夜有佳客来访,他们对酌赏月,共享清静时光。最后,诗人与友人约定一同深入探寻幽静的境界,体现了他们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凭谁巧试东风手,梁间紫燕双舞。
花底裁红,叶间缕碧,拼得三春辛苦。绮窗对语。
笑工女无端,倦停绣谱。
直待秋深,看人刻綵始归去。
红楼无奈此际,只游丝落絮,几时情绪。
理处偏多,截来难断,拟借并刀剪取。乌衣去住。
怕自己离愁,尚难裁处。旧日缠绵,认红丝一缕。
新凉庭院。正绿阴摇曳,花光初敛。
暝色笼烟,楼角微明,眉痕休约娇倩。
迷离尘梦愁难醒,算惟有、清辉不减。
怎新来、慵整残妆,错认徐妃半面。千古兴亡阅遍。
有谁堪记省,几许哀怨。
绝域孤踪,独夜长门,只有素蛾曾见。
相看永夜还怊怅,待诉与、碧天辽远。
等甚时、海上槎回,试问广寒宫殿。
碧海苕溪,弹指又、一年离别。
看过眼、倦杨青老,怨桃红歇。
相约每期镫火夜,相逢长是葵榴月。
倩残镫、唤起半生愁,今宵说。采莲沼,香波咽。
斗草径,芳尘绝。痛烟芜何处,旧家华阅。
娇小凤毛堂构远,飘零蝉鬓门楣孑。
拂银檠、谱向玉参差,声声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