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六日好天气,临平湖上酒船开。
青山如凿自高下,白云不收时去来。
道上看花多踯躅,林间伐木到杨梅。
如何也趁西风燕,远过钱塘又一回。
三月六日好天气,临平湖上酒船开。
青山如凿自高下,白云不收时去来。
道上看花多踯躅,林间伐木到杨梅。
如何也趁西风燕,远过钱塘又一回。
这首明代诗人贝琼的《临平道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三月六日临平湖畔的春日风光与诗人行旅中的所见所感。
首句“三月六日好天气”,开门见山地点出时节与天气的美好,为全诗营造了愉悦的氛围。接着,“临平湖上酒船开”一句,不仅描绘了湖面上酒船启航的场景,也暗示了诗人可能即将参与的欢聚活动,预示着诗中将有情感的流露。
“青山如凿自高下,白云不收时去来”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青山与白云的动态美。青山仿佛被人工雕琢般有序排列,而白云则自由自在,时隐时现,赋予画面以流动感和生机。
“道上看花多踯躅,林间伐木到杨梅”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路上,沿途欣赏花朵,偶遇伐木工人,直至采摘杨梅的过程。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和热爱。
最后,“如何也趁西风燕,远过钱塘又一回”两句,通过燕子的迁徙行为,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燕子“远过钱塘”,既是对空间距离的描述,也是对时间跨度的暗示,蕴含着对人生旅程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片段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感知和深刻思考,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是一幅充满诗意的春日行旅图。
大江西来万里白,建业青山两岸划。
山根片石凿不断,斗入江流数千尺。
我来扫石上高空,直蹑忽恍开鸿濛。
回涛细齧鷟鸑岭,悬厓倒瞰鼋鼍宫。
魂摇骨慄不得语,衔杯邈望蒹葭渚。
萧萧木叶满江流,却是千帆万帆雨。
雨馀返照江水红,赤城吐色江水中。
须臾海月东山出,睡龙欲动金波溢。
水晶为盘玉镜开,秋光寒泻玻瓈台。
客怀跌宕不可奈,散发呼酒天风来。
西望采石若可挈,长江之水亦应裂。
君家供奉去几时,不见今时江上月。
鸣雁发,云中羽。
翮摩天举何意长,风来吹向潇湘渚。
连行接翼不忍分,忽然散落如风雨。
洞庭波寒木叶稀,霜空嘹唳常苦饥。
迢迢故国日已非,闻弦虚惊使我欷。
今复弹射将安归,不及衔泥双燕飞。
金窗绣户春日微,一为鸣雁行,三叹沾人衣。
去年战,龙城南,今年战,乌丸北。
海门半夜风雨声,岛屿微茫天地黑。
边营嗷嗷新鬼号,头颅乱落芙蓉刀。
平明幕府歌钟起,白璧黄金北斗高。
夷奴垂鞭出海峤,回首辽阳马上笑。
可怜膏血满野涂,异方饱死原上乌。
至今愁望零支道,白草寒霜万骨枯。
玄云结重阴,北风凄且寒。
端居寡言宴,惜此芳岁阑。
客从远方来,入门正其冠。
解装出所有,赠我青琅玕。
其物有光耀,握之感且叹。
华镫列堂隅,酌醴羞盘餐。
片言意气合,昵若平生驩。
风雅久沦替,学海多狂澜。
众目徒荧荧,谁为旷古观。
问君四方志,前路何漫漫。
时俗贱文史,世事多艰难。
勉哉树芳轨,荣名不可殚。
东海有贞妇,烈志青云齐。
本家辽水上,远嫁海门西。
夫君璠玙器,射策黄金墀。
伯氏籍天府,两叔印累累。
何意苍梧云,飘飘不复返。
日落湘水深,泪向南天远。
程婴存赵祀,磊磊万古声。
徒死亦何为,雪涕出瑶京。
故家千里道,郁悒令人老。
不作逐风萍,宁为负霜草。
秋闺素机冷,露夜青灯微。
生儿不识父,泣尽负儿衣。
雪中千仞松,岁事聿已寒。
其下无俗植,所植桂与兰。
兰苕何青青,桂华自成树。
上有一翠鸟,飞向天门去。
陈书叫九关,一读一潺湲。
此事不可道,酸辛感圣颜。
锦函天上来,吹落五云表。
蜺衣何鲜泽,凤吹转绵邈。
儿跪长叹息,愿母加餐食。
日月有亏盈,荣名不可极。
《东海有贞妇为冯太安人赋》【明·于慎行】东海有贞妇,烈志青云齐。本家辽水上,远嫁海门西。夫君璠玙器,射策黄金墀。伯氏籍天府,两叔印累累。何意苍梧云,飘飘不复返。日落湘水深,泪向南天远。程婴存赵祀,磊磊万古声。徒死亦何为,雪涕出瑶京。故家千里道,郁悒令人老。不作逐风萍,宁为负霜草。秋闺素机冷,露夜青灯微。生儿不识父,泣尽负儿衣。雪中千仞松,岁事聿已寒。其下无俗植,所植桂与兰。兰苕何青青,桂华自成树。上有一翠鸟,飞向天门去。陈书叫九关,一读一潺湲。此事不可道,酸辛感圣颜。锦函天上来,吹落五云表。蜺衣何鲜泽,凤吹转绵邈。儿跪长叹息,愿母加餐食。日月有亏盈,荣名不可极。
https://shici.929r.com/shici/zVSg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