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从年少即问医,独身偏得父母慈。
日视颜色察饥饱,口虽不语知心悲。
稍长颇畏辱亲体,渐向长生求至理。
祸变频来天地倾,喘息仅存皮肉死。
人生寿天那得知,忧疾还如父母时。
五十年多兼得子,纵令速朽犹为迟。
古言杨孙但祼葬,荷锸刘伶太疏放。
奢俭常思靖节言,守常自觉人心当。
亦知有形终就灭,锦囊玉匣曾何别。
壑旁暂免蝇蚋喧,地下还成蝼蚁穴。
蝼蚁蝇蚋俱可怜,爱憎予夺胡为偏。
由来孔孟先名教,拂情背理非其传。
梦中观化吾非我,醒后去留无不可。
只将醒与梦同观,安知此日非盖棺。
忆从年少即问医,独身偏得父母慈。
日视颜色察饥饱,口虽不语知心悲。
稍长颇畏辱亲体,渐向长生求至理。
祸变频来天地倾,喘息仅存皮肉死。
人生寿天那得知,忧疾还如父母时。
五十年多兼得子,纵令速朽犹为迟。
古言杨孙但祼葬,荷锸刘伶太疏放。
奢俭常思靖节言,守常自觉人心当。
亦知有形终就灭,锦囊玉匣曾何别。
壑旁暂免蝇蚋喧,地下还成蝼蚁穴。
蝼蚁蝇蚋俱可怜,爱憎予夺胡为偏。
由来孔孟先名教,拂情背理非其传。
梦中观化吾非我,醒后去留无不可。
只将醒与梦同观,安知此日非盖棺。
《庚申十一月廿九日自治殓服用备不虞夜忽梦两臂皆成蚁穴土蒙其外群蚁出入穴中不知痛痒觉而有悟》【明·罗洪先】忆从年少即问医,独身偏得父母慈。日视颜色察饥饱,口虽不语知心悲。稍长颇畏辱亲体,渐向长生求至理。祸变频来天地倾,喘息仅存皮肉死。人生寿天那得知,忧疾还如父母时。五十年多兼得子,纵令速朽犹为迟。古言杨孙但祼葬,荷锸刘伶太疏放。奢俭常思靖节言,守常自觉人心当。亦知有形终就灭,锦囊玉匣曾何别。壑旁暂免蝇蚋喧,地下还成蝼蚁穴。蝼蚁蝇蚋俱可怜,爱憎予夺胡为偏。由来孔孟先名教,拂情背理非其传。梦中观化吾非我,醒后去留无不可。只将醒与梦同观,安知此日非盖棺。
https://shici.929r.com/shici/Qn88D.html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名为《自治殓服用备不虞夜忽梦两臂皆成蚁穴土蒙其外群蚁出入穴中不知痛痒觉而有悟》。诗中通过梦境描绘了对生死、自然规律以及道德伦理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篇“忆从年少即问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健康的关注,以及对父母之爱的深切体会。接着,“日视颜色察饥饱,口虽不语知心悲”描绘了对父母细心照料的情景,体现了孝道与亲情的重要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开始探索长寿之道,面对生活的起伏与变化,他意识到人生的无常与脆弱。在“稍长颇畏辱亲体,渐向长生求至理”中,诗人表达了对父母身体的敬畏,以及对长寿的追求。
然而,生活中的灾祸与疾病接踵而至,使诗人深刻体会到生命的宝贵。在“人生寿天那得知,忧疾还如父母时”一句中,诗人反思了对生命长度的无知,以及疾病带来的痛苦,如同对待父母一样。
诗中提到“五十年多兼得子,纵令速朽犹为迟”,表达了对长寿的渴望,以及对子女陪伴的珍惜。随后,诗人引用古代典故,探讨了丧葬礼仪与节俭之道,强调了道德与节制的重要性。
最后,“由来孔孟先名教,拂情背理非其传”表明了诗人对儒家伦理的尊重,同时也对违背情感与理性的行为表示质疑。在“梦中观化吾非我,醒后去留无不可”中,诗人通过梦境反思自我,认识到生死轮回的自然规律,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以梦境为引,深入探讨了生命、道德、自然法则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厌贵辞荣,甘贫慕道,谦和柔弱行藏。
通真内炼。
随步变清凉。
一点灵空顿晓,明显现、千古嘉祥。
因缘济,玉阳自此,同保见重阳。
心香通内外,氤氲遍彻,三界十方。
感大罗仙众,俯降恩光。
总救九玄七祖,离幽夜、高赴仙乡。
天元会,万神庆悦,齐唱满庭芳。
彭李刘哥,三人一志,能和满县知交。
宁心效力,相助各坚牢。
今日文山去也,设贫会、无论卑高。
严冬苦,迎风冒雪,认取莫辞劳。
搬柴并运水,依时救济,粒米休抛。
禀合堂高意,宠辱含包。
灭火须凭法忍,除阴鬼、全仗禅刀。
真阳动,烹金炼玉,永永列仙曹。
米麦精华,冲和恬淡,自然造化成神。
无生妙道,**变良因。
既得长生久视,明颠倒、月伴风邻。
先师教,颐真了性,富国更安民。
清新腾朗耀,天威扫荡,*灭祆氛。
布大慈甘露,广被人伦。
却返生前混沌,重加遇、枯朽逢春。
方知道,三田宝满一性免沉沦。
元禀仙胎,隐七岁玄光混太阳。
感东华真迹,飘空垂顾,悟人间世梦,复遇重阳。
密叩玄关,潜施高论,皓月清风炼一阳。
神丹结,继璇玑斡运,羽化清阳。
欣欣舞拜纯阳。
又虚妙天师同正阳。
命海蟾引进旌阳。
元妙古任安,尹喜关令丹阳。
大道横施,驱云天下,绝荡冤魔显玉阳。
诸仙会,讲无生天理,空外真阳。
间空中忽有报应,遂作丹灶为冈,清洋蟠绕,昔居王远家庄。
八山耸翠,四水聚贤良。
五彩祥云覆罩,三天上、仙韵琅琅。
金童报,九霄传送,无外我容光。
空生初请问,真如善应,大法空王。
演苦空般若,左右圆方。
立教分乘引度,通十地、诸圣藏岁。
虚空里,希夷大道,洗劫永无疆。
出离苦海,须要明修炼。
渐渐灭尘情,默默神功斡旋。
虚无造化,丹鼎紫芝香,金花结,玉泉流,全体神光满。
千灾不染,万病都消散。
七窍总冲和,八脉飞升内院。
九宫十地,六贼杳无形,三光显,二童传,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