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楼曾为习诗章,卷里犹看墨色光。
作者主人半零落,空馀苍翠拂云长。
竹楼曾为习诗章,卷里犹看墨色光。
作者主人半零落,空馀苍翠拂云长。
这首诗名为《过太清道院有感》,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通过“竹楼曾为习诗章,卷里犹看墨色光”,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竹楼中曾经学习诗歌场景的怀念,以及对那些在书卷上留下墨迹的先贤们的敬仰。接下来的“作者主人半零落,空馀苍翠拂云长”两句,则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竹楼的主人或许已不在,但那片苍翠的竹林依然挺拔,似乎在诉说着不朽的故事。整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竹楼和竹林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怀念,以及对永恒不变自然之美的赞叹。
郡斋松盖翠斜攲,客至鸣琴汎酒卮。
江上正当摇落景,天涯空惜太平时。
寻残幽谷春难到,兰茂深林众岂知。
上国三千王百里,杨梅熟日是归期。
岁寒辽邈,望断江南信。
墙外一枝斜,对兰堂、绮罗隐映。
水清月淡,疑是寿阳妆,烟浪急,小桥横,点点疏清影。
天姿潇洒,不减瑶台韵。
占断玉楼春,被松筠、笑他孤冷。
幽人何在,无处觅馀寒,疏雨过,泪痕深,枉了衷肠恨。
一点箕星,近天边,光彩辉耀南极。
竹马儿童,尽道使君生日。元是凤池仙客。
曾曳履、持荷簪笔。
称觞处,晚节花香,月周犹待五夕。谁道久拘禁掖。
任双旌五马,暂从游逸。九棘三槐,都是等闲亲植。
见说玉皇侧席。但早晚、促归调燮。
功成了,笑傲南山,寿如南山松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