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养父母行仁义,临终复遇善知识。
广说弥陀大愿因,屈伸臂顷生彼国。
孝养父母行仁义,临终复遇善知识。
广说弥陀大愿因,屈伸臂顷生彼国。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遵式的《十六观经颂·中品下生》中的片段,主要表达了孝顺父母、行仁义的行为,以及对佛教中阿弥陀佛大愿的理解。诗人强调了在人生末期遇到佛法指引的重要性,通过短暂的修行或信仰,就能在佛的慈悲中往生极乐世界。这种观念体现了佛教净土宗的教义,即通过念佛修行,死后可以得到超脱轮回,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整首诗弘扬了佛教的修行理念和生死观。
独鹤亦不高,如人长七尺。
罗张网布不可以暗飞,悄然堕尔秋原之孤白。
幽蟾光短不得长,一星当天病眼黄。
鹤于此时何处翔?不随雅头青,不随鸭头碧。
不随愁鸿南,不随悽燕北。
汝黑汝白不可知,汝南汝北我则思。
君不见羽毛如霜膝如铁,汝今虽远游,慎勿使霜毛摧、铁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