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织图二十三首·其七采桑》
《织图二十三首·其七采桑》全文
清 / 胤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缉]韵

清和天气佳,比户采桑急。

瀼瀼零露繁,冉冉绿阴湿。

高柯学猱升,落葚教儿拾。

昨摘满笼归,姑犹嗔不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江南地区采桑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与农事的忙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清晨的清新与生机。

“清和天气佳”,开篇点明了时节与天气的美好,为整幅画面定下了和谐宁静的基调。“比户采桑急”,紧随其后,描绘了家家户户忙碌于田间地头,急切地采摘桑叶的景象,体现了农事的紧迫与人们的勤劳。

接着,“瀼瀼零露繁,冉冉绿阴湿”两句,通过露珠与绿荫的细节描写,不仅渲染了清晨的湿润与清新,也暗示了自然界的丰富与生命力。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绿荫在微风中摇曳,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高柯学猱升,落葚教儿拾”则将镜头转向了孩子们的身影。他们模仿猴子攀爬树梢,采摘高处的桑叶;而地上散落的桑葚,则成了孩子们的美味零食。这一幕既展现了孩子们的天真活泼,也反映了农耕文化中儿童参与劳作的传统。

最后,“昨摘满笼归,姑犹嗔不给!”一句,以姑妈的嗔怪收尾,既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温馨互动,也暗含了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与期待。通过姑妈的嗔怪,侧面表现了家人对孩子们辛勤劳动的肯定与鼓励,以及对丰收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南地区春季采桑的繁忙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情味与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

作者介绍
胤禛

胤禛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送史册步知池洲

人地维垣后,功名治郡初。
细寻循吏传,少辍子云书。
铃合间无奈,江山兴有余。
由来形胜地,保障定何如。

(0)

挽潘德夫左司

湖海归来近,山林兴故长。
勇辞黄阁掾,却上白云乡。
缥缈书楼壮,凄凉笔冢荒。
家声传二妙,公死未应亡。

(0)

又寄潼川漕仲房

郡县仍荒政,朝廷念远方。
向来传诏札,不独戒戎羌。
帝德乾坤大,天聪日月光。
边防须至计,社稷倚安疆。

(0)

池口阻风雨

江头三日击扁膛,秋浦齐山欠一游。
已自无人念羁客,更禁风雨作春愁。

(0)

涧壁梁公主祠武帝女也据高冢上林木郁然形开

萧翁本胜士,诸郎多艺文。
伤哉晚大谬,家国成丝棼。
主昔食何邑,桃李争农芬。
禁脔必王谢,风流映青云。
岂其独天幸,不见台城军。
曲阿故近甸,茂林有高坟。
玉鱼即无恙,庙食仍蒿焄。
此事乃可书,所慨荒前闻。
千舟集浦溆,吉卜叩灵氛。
我亦肃襟屦,一瓣崇炉薰。
徘徊慨千功,江波日沄沄。
谁当著奇语,歌之拟湘君。

(0)

九日与深叔晦季文王仲举登鄞城

城上西风草欲霜,登临聊不负重阳。
江山远近秋容老,云树参差野意长。
一笑四人真莫逆,百年此会定难忘。
不妨小学陶公醉,篱下寒花恰半香。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