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月照梅溪畔路。幽姿背立无言语。
冷浸瘦枝清浅处。香暗度。妆成处士横斜句。
浑似玉人常淡伫。菱花相对盈清楚。
谁解小图先画取。天欲曙。恐随月色云间去。
雪月照梅溪畔路。幽姿背立无言语。
冷浸瘦枝清浅处。香暗度。妆成处士横斜句。
浑似玉人常淡伫。菱花相对盈清楚。
谁解小图先画取。天欲曙。恐随月色云间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冬夜画面。"雪月照梅溪畔路",以雪和月光映照梅溪,营造出一种皎洁而寂静的氛围。梅花"幽姿背立无言语",静静地立在溪边,不言不动,仿佛有深深的情感蕴含其中。"冷浸瘦枝清浅处",进一步描绘了梅花枝条在寒气中的清瘦姿态,以及它在清澈溪水中的倒影。
"香暗度"暗示着梅花的香气在夜晚悄然飘散,"妆成处士横斜句"则将梅花比喻为隐士般的高洁,其形态如同诗句般横斜有致。接下来,诗人形容梅花如"玉人常淡伫",清雅如仙,与菱花相对,更显其纯净和清晰。
"谁解小图先画取"表达了诗人对这美景的欣赏和想要将其留住的愿望,他希望有人能将这月下梅景绘于画卷之上。然而,"天欲曙"提醒我们,美好的时光即将消逝,"恐随月色云间去"流露出诗人对梅花消失在黎明曙光和月色云层之间的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渔家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的孤芳自赏和诗人对自然美的留恋,寓含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小队从容晓出城,无边光景逐人行。
春明门外鸾声动,长乐坡前马足轻。
清渭水光遥入望,终南山色近相迎。
林边吠客谁家犬,柳外呼人是处莺。
极目云烟春淡薄,满前石子路峥嵘。
山翁争迓车舆过,村妇咸惊鼓吹鸣。
茅屋炊烟桑叶暗,河桥酒幔杏花明。
行厨内竖供茶茗,小寺痴僧进菜羹。
千载风流馀故事,一时宾从总含英。
游观肯惜花前醉,倡和多於马上成。
兴尽归来天未晚,无劳灯火候麾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