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偈·其三十七》
《诗偈·其三十七》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偈颂

大海阔三千,巨深五六万。

余特七尺躯,入里饮一顿。

当时枯竭尽,龙王自出现。

大阅经藏门,请为说一遍。

依如说无法,龙王悟知见。

卖君髻中珠,隐在如来殿。

戴将军陈头,贼降不敢战。

世上有仁人,得永离贫贱。

不贪有为身,当见如来面。

(0)
注释
阔:广阔。
巨深:极深。
特:仅, 只有。
躯:身体。
枯竭:干涸。
现:显现。
经藏:佛经宝库。
说一遍:讲述一次。
无法:佛法。
悟知:领悟明白。
髻:发髻。
如来殿:佛殿。
将军:尊称。
贼降:贼寇投降。
仁人:仁德之人。
贫贱:贫穷低贱。
有为身:世俗身份。
如来面:佛祖的面容。
翻译
大海广阔无垠,深度达到五六万里。
我只有这七尺身躯,却能深入海底饱餐一顿。
那时海水干涸,龙王自然现身。
在大阅经藏之门,请求你将佛法讲述一遍。
依照佛法讲解,龙王顿生领悟。
卖去你发髻中的明珠,它隐藏在佛祖的殿堂。
戴将军陈放头颅,贼寇见到也不敢再战。
世间有仁德之人,才能永远脱离贫贱。
不贪恋世俗身份,方能亲见如来真容。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以禅悦之心,入海求法的奇特境界。开篇便以宏伟画面勾勒出大海的深广与自身渺小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于宇宙万物及个人位置的深刻认识。"余特七尺躯,入里饮一顿" 表明修行者不畏艰险,以平常心对待一切。

紧接着,龙王出现,请求说法,这是对佛教中龙王尊贵地位的一种描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佛法的渴望和尊崇。"大阅经藏门,请为说一遍" 显示了修行者对于佛法的执着追求。

然而,当龙王请求说法时,作者却表示无法言说,这体现了一种禅宗中常见的“不立文字”的思想,即真理无法通过语言完全表达。接着,“龙王悟知见”则暗示了龙王对这种无为之道有所领悟。

下半部分诗意转向,"卖君髻中珠,隐在如来殿" 可能象征着作者将个人的一切都献给佛法,以求获得真理。"戴将军陈头,贼降不敢战" 这两句则可能是比喻,用战争的失败来形容世人面对真理时的无力感。

最后,“世上有仁人,得永离贫贱。不贪有为身,当见如来面” 表达了作者对于那些能够超脱世俗、不为物欲所累之人的赞美,以及他们最终能亲睹佛陀真理的信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海洋和龙王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追求佛法真理的心路历程,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个人修行与宇宙真相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春困二绝·其二

诺惺庵里呼春困,特地回头著耳听。

若解昏昏安稳睡,主翁方始是惺惺。

(0)

郊外阅骁骑剪柳

千骑同瞻白羽挥,惊尘一鬨响金鞿。

不知掣电弯弓过,但觉柳梢随箭飞。

(0)

明日复雨凉再用韵二首·其一

东山朝日澹冥濛,一片云生万叠中。

宿雨未苏焦卷尽,又烦箕井唤雷公。

(0)

进修堂前荷池

方池留水胜埋盆,露入莲腮沁粉痕。

铃索无声人不到,小禽飞入闹荷根。

(0)

次韵代答刘文潜司业二绝·其二

回廊月下短歌行,惟有知音解有情。

一曲红窗声里怨,如今分作两愁城。

(0)

代儿童作立春贴门诗三首·其三

盛族推山长,修龄号栎翁。

屏花春不老,日日是东风。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