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挟长桑术,青囊不记年。
悬壶居小市,击筑问高天。
逸兴燕台上,狂歌汉阙前。
将因被裘客,归钓洞庭鳊。
早挟长桑术,青囊不记年。
悬壶居小市,击筑问高天。
逸兴燕台上,狂歌汉阙前。
将因被裘客,归钓洞庭鳊。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支山人的隐士形象,通过其生活与志趣展现其超凡脱俗之感。首句“早挟长桑术,青囊不记年”以“长桑术”暗喻其拥有高深医术,而“青囊”则为古代医者所携带的药箱,暗示其行医生涯久远,岁月无痕。接着,“悬壶居小市,击筑问高天”两句,生动描绘了支山人于市井中行医,却心怀高远,不拘泥于世俗的生活状态。随后,“逸兴燕台上,狂歌汉阙前”进一步展现了其洒脱不羁的性格,于燕台之上放飞思绪,在汉阙之前纵情歌唱,体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浪漫情怀。最后,“将因被裘客,归钓洞庭鳊”则预示着支山人虽身处尘世,但内心向往自然,期待有一天能像渔夫一样,远离喧嚣,归隐洞庭湖畔,享受宁静的钓鱼生活。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支山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塑造了一个既具医术高超又追求精神自由的隐士形象,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美好愿望。
我昔少年日,无事幸休居。
佩弦戒性缓,每师董安于。
迨兹桑榆景,始悟失东隅。
屡将孱弱躯,触冒风波途。
严冬朔风急,夜绝高邮湖。
岂不幸利涉,为计良已疏。
古人戒垂堂,况我疾病余。
前途谅多险,欲悔将焉如。
越客本浩荡,秦筝何激扬。
浮亭子夜月色古,一曲万籁鸣清商。
初闻楚调声激烈,志士报雠思饮血。
再闻宫音如扣钟,鲁生揖让何雍容。
清和变调有如此,侠客闻之心欲死。
银甲弹来更嫣然,金鱼脱却浑轻尔。
吾闻锦瑟五十弦,湘灵夜鼓声凄然。
遂令帝子剖其半,遗音尚有秦人传。
秦音楚调声虽异,今古由来同一致。
燕市谁知击筑心,吴门孰识吹箫意。
今夜闻君鼓曲声,百杯不醉壮心横。
众宾枕籍秋衾冷,独倚高梧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