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星一点寿星边,惠我三湘两阅年。
既付龟符还楚垒,便持犀节上尧天。
何参接踵新规在,侨札论心旧识然。
入对丹墀访南事,细陈霜颊障蛮烟。
使星一点寿星边,惠我三湘两阅年。
既付龟符还楚垒,便持犀节上尧天。
何参接踵新规在,侨札论心旧识然。
入对丹墀访南事,细陈霜颊障蛮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曾伯的作品,名为《宴湖南章漕乐语》。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和对故土深厚感情的诗句。
"使星一点寿星边,惠我三湘两阅年。"
这里的“使星”指的是官府派遣的使者,而“寿星边”则是指南方的某个地方,可能是作者心中的一个美好所在。“三湘”通常指代湖南省或湖南地区,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对故乡湖南的深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和对那片土地的眷恋。
"既付龟符还楚垒,便持犀节上尧天。"
“龟符”是古代官印的一种,代表着权力和使命。“楚垒”则可能指的是作者即将返回或已经返回的楚地,即湖南地区。第二句中的“犀节”是一种古代的仪式用具,“尧天”则是对远古圣君尧的称呼,象征着崇高和神圣。这两句暗示了诗人可能经历了一次重要的使命或任务,并在完成后返回家乡。
"何参接踵新规在,侨札论心旧识然。"
“何参”是古代的一位著名将领,这里可能是比喻诗人的行迹。“接踵”意味着继承或跟随,“新规”则可能指的是新的制度或规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记忆和情感,以及对新的开始的期待。
"入对丹墀访南事,细陈霜颊障蛮烟。"
“丹墀”在古代多指皇宫或官府,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参与某种官方的活动。“访南事”则表明了诗人的关注点在于南方,即湖南地区。“细陈”意味着详细地陈述,“霜颊障蛮烟”则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可能是对故乡自然美景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使命、归途和思乡的情感流露,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家国情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孝哉陆生纯且良,事母左右周无方。
寒为温暖暑为凉,平居竭力守厥常。
一朝阿母病卧床,陆生忽忽心如狂。
悬冠不栉行不翔,药饵遍试方无良。
虔诚吁天天为伤,忽传秘法来无阳。
梦中神语识不忘,起砺白刃生秋霜。
暗刲股肉血淋浪,和血作羹进母尝。
母病寻瘳体亦康,一日声名四海彰。
吾闻大孝在显扬,况生年今十八强。
前途去去远且长,往矣慎勿停辀航。
丈夫志气塞穹苍,百年一善何足臧,吁嗟陆生未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