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落江湖不记年,拟寻归计向林泉。
山间买地谋栽橘,谷口诛茅学种田。
晚节许同樵牧老,残书留付子孙编。
秋来唤取陶彭泽,黄菊花前一醉眠。
牢落江湖不记年,拟寻归计向林泉。
山间买地谋栽橘,谷口诛茅学种田。
晚节许同樵牧老,残书留付子孙编。
秋来唤取陶彭泽,黄菊花前一醉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首句“牢落江湖不记年”,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接着,“拟寻归计向林泉”一句,透露出诗人渴望回归自然、寻找心灵栖息之所的愿望。
“山间买地谋栽橘,谷口诛茅学种田”两句,具体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隐居生活场景:在山间购买土地种植橘子,在山谷口建造茅屋自给自足。这种简朴而自足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淡漠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晚节许同樵牧老,残书留付子孙编”则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期待,希望与山林中的樵夫牧童共度余生,并将自己所学之书留给后人传承。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珍视,也流露出对家族传承的重视。
最后,“秋来唤取陶彭泽,黄菊花前一醉眠”一句,借用了陶渊明(字彭泽)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向往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期待在秋天的黄菊前饮酒沉醉,安然入眠。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寄托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深深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知识和家族传承的珍视,充满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对现实的反思。
秋高八月风力狂,吹断长空征雁行。
分飞汉月去影只,叫入楚云幽怨长。
独夜愁迷荻浦雨,五更梦断芦田霜。
枯吻连朝不饮啄,侧身万里遥相望。
相望万里关塞隔,却忆平生长作客。
随阳未饱稻粱谋,遵渚常虞网罗厄。
蓟北江南三五群,秋凉春燠往来频。
曾将捷书报边使,更联筝柱亲佳人。
谁知中道两相失,漂泊天涯归未得。
开口敢出号天声,畏人且塌抟风翼。
锦水鸳鸯相并栖,画梁燕子双将雏。
谁怜独有孤飞雁,岁岁江湖别离叹。
车轮遥遥马蹄速,远客归家不停毂。
秋田簇簇禾黍生,绕屋四散牛羊鸣。
今朝灵鹊好言语,行人上堂应拜母。
四邻八舍具杯盘,日日堂中作歌舞。
儿不远行母在宅,养蚕种田多粟帛。
却思在外富贵时,何如贫贱不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