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赏逐阳和,川游澹夕波。
观灯传佛性,闻榜答渔歌。
千里人俱老,终年梦几过。
秋来仍断饮,将奈白云何。
春赏逐阳和,川游澹夕波。
观灯传佛性,闻榜答渔歌。
千里人俱老,终年梦几过。
秋来仍断饮,将奈白云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首联“春赏逐阳和,川游澹夕波”以春天的赏景为引子,描绘了阳光和煦、河流宁静的画面,展现出一种平和与和谐之美。接着,“观灯传佛性,闻榜答渔歌”两句,通过观灯与听渔歌的场景,隐喻了佛法的传播与生活的诗意,体现了精神与物质世界的交融。
“千里人俱老,终年梦几过”则表达了时间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怀念。“秋来仍断饮,将奈白云何”则在秋天到来时,诗人选择戒酒,面对如白云般变幻无常的人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精神世界的独特见解,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学意味。
轻丝双髻小,携筠篮、采遍三山芝草。繁华梦虽好。
叹黄金,难买童颜长少。邯郸醒了。
把闲中、苍桑看饱。
猛寻思、古往今来,泪滴千年华表。缥缈。
遥天万里,鹤背风情,云衣淡袅。仙路迥,迷津杳。
怕道情高唱,声声铁笛,吹得阎浮易老。
漫归来、玉洞烟深,桃花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