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伴欢游野趣长,诗才深恐负重阳。
难除今日登高俗,预想明年此会狂。
吟兴剧防租吏败,兵灾愿借菊花禳。
中原莫得平安信,忧国还须罢举觞。
结伴欢游野趣长,诗才深恐负重阳。
难除今日登高俗,预想明年此会狂。
吟兴剧防租吏败,兵灾愿借菊花禳。
中原莫得平安信,忧国还须罢举觞。
这首诗《九日宴游南郊和韵》由清代诗人王松所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结伴出游的情景,以及在游玩中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之情。
首联“结伴欢游野趣长,诗才深恐负重阳。”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出游,享受自然之乐,同时也表达了对重阳节的重视,担心自己的才华可能无法充分表达节日的喜悦。
颔联“难除今日登高俗,预想明年此会狂。”诗人感叹登高习俗难以改变,但又期待来年能更加尽情地庆祝。这里既有对传统习俗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相聚的憧憬。
颈联“吟兴剧防租吏败,兵灾愿借菊花禳。”诗人担心吟诗的兴致会被征税官吏破坏,同时希望借助菊花的象征意义,祈求避免战争灾难。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担忧,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尾联“中原莫得平安信,忧国还须罢举觞。”诗人忧虑中原地区没有得到安宁的消息,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甚至提出为了国家的安定,应该暂时放下饮酒的欢愉。这最后一句深刻揭示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出游的欢乐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昌平官道傍,卧碑何壮伟。
有唐营府督,怀圭姓朱氏。
卢龙昔强藩,巨孽所根柢。
尔胤泚与滔,逆气粤有始。
眈眈元相国,肆笔方述纪。
宁知两月后,口袜不贷尔。
千载托斯人,遗臭同一轨。
荒坟莽芜迹,石兽相攫倚。
双螭已插地,文字未残毁。
徒令行路者,唶唶嗟僭侈。
圣贤树功德,金石无溢美。
末世乃济奸,事定有公是。
奈何极穹崇,来者纷未已。
留此惩不忠,并以愧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