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杜鹃》
《杜鹃》全文
宋 / 贾似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一年一番听,无事亦低眉。

催得人归去,由来自不知。

春山穿翠霭,月树滴燕脂。

遗恨因亡国,流传似可疑。

(0)
注释
一年:每年。
一番:一次。
听:欣赏。
无事:即使无事。
低眉:低头聆听。
催得:催促。
人归去:人们回归。
由来:从来。
自不知:并未察觉。
春山:春天的山峦。
穿:穿透。
翠霭:青翠的云雾。
月树:月光下的树木。
滴燕脂:挂着点点胭脂色。
遗恨:遗憾。
亡国:国家的灭亡。
流传:流传下来。
可疑:不可思议。
翻译
每年一次欣赏,即使无事也会低头聆听。
它催促人们回归,却从未让人察觉到它的存在。
春天的山峦穿透青翠的云雾,月光下的树木仿佛挂着点点胭脂色的露珠。
那份遗憾源于国家的灭亡,如今流传下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鉴赏

这首诗名为《杜鹃》,是宋代文人贾似道所作。诗人通过杜鹃鸟的啼声,表达了人生的感慨和历史的沉思。"一年一番听,无事亦低眉",描绘了杜鹃鸟每年定时的鸣叫,即使在平静无事时,其声音也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催得人归去,由来自不知",暗示杜鹃的啼声仿佛在催促人们回归故乡,然而这种感觉往往难以察觉。

接下来的两句"春山穿翠霭,月树滴燕脂",通过描绘春山笼罩着青翠的雾气,月光下树木仿佛滴落着胭脂般的色彩,营造出一种幽深而富有诗意的意境。最后,诗人借杜鹃鸟的啼声寄托亡国之痛,"遗恨因亡国,流传似可疑",表达对国家衰亡的遗憾之情,以及这种情感是否会被后人长久流传的疑问。

整首诗以杜鹃为媒介,寓言式地传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意蕴深远。

作者介绍
贾似道

贾似道
朝代:宋

贾似道(1213年8月25日-1275年10月),字师宪,号悦生,南宋晚期权相。浙江天台屯桥松溪人。端平元年(1234)以父荫为嘉兴司仓、籍田令。嘉熙二年(1238)登进士,为理宗所看重。宋理宗驾崩后,立理宗养子赵禥为帝,是为宋度宗,度宗即位后不久,贾似道升任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咸淳九年(1273),襄阳陷落。德祐元年(1275),贾似道精兵13万出师应战元军于丁家洲(今天安徽铜陵东北江中),大败,乘单舟逃奔扬州。群臣请诛,乃贬为高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行至漳州木棉庵,为监押使臣会稽县尉郑虎臣所杀。
猜你喜欢

上巳

暖日风雩好,晴江祓禊过。

径穿花底窄,春向水边多。

秾艳羞桃李,轻躯称绮罗。

髻摇金婀娜,鞍覆锦盘陀。

曲浪留纹羽,峨峰进紫驼。

游人倾巷陌,啼鸟避笙歌。

坐障阴围柳,行茵软藉莎。

漱酣香泛渚,涤器腻浮波。

富贵唐天宝,风流晋永和。

暮归车马闹,珠翠落平坡。

(0)

江村杂兴·其十二

清流曲几回,吃饭此山隈。

歌断怜莺续,诗迟畏酒催。

晚晴初见月,春尽尚逢梅。

归路缘江熟,支筇不用陪。

(0)

省掖观梅和宋草堂韵

玉肌瘦怯春风恼,唇红不褪香云老。

绮窗人静月初圆,笑觉飞琼颜色槁。

罗幄铜瓶小几边,银灯疏影砚台前。

一株初破休轻折,半朵犹含最可怜。

宫妆近眼人争爱,却恐愁多零落快。

莫教纤手嗅东风,谁画生香与真态。

(0)

钱舜举溪岸图

忆昔至元全盛日,天子诏下征遗逸。

吴兴八俊皆奇才,秀邸王孙称第一。

一朝玉马去朝周,诸子声名总辉赫。

岂知钱郎节独苦,老作画师头雪白。

江南没骨传者稀,钱也得法夸精奇。

晴窗点染弄颜色,得钱沽酒不复疑。

今人祇知重花鸟,岂识此图夺天巧。

玄云抱石雷雨垂,苍山夹水龙蛇绕。

岸侧溪回共杳冥,蒲稗深沉映鱼鸟。

渔舟乍随远烟散,客子竞渡澄江晓。

自云布置师北苑,只恐庸工未深了。

卷余更有魏公题,字拟钟王差未老。

郑侯得之恐神授,使我一见喜绝倒。

双溪流水清何极,城外南山空黛色。

文章翰墨何代无,二子俦能蹑其迹。

为君题诗三叹息,于乎古人难再得。

(0)

题云山图八首·其六

猿啼楚山晚,云生冒洲渚。

返照入澄江,风吹半峰雨。

中有远行舟,悠悠待徒侣。

(0)

永康道中

石路多盘折,秋阳向郁蒸。

矮墙低贴水,老树倒悬藤。

白发腰镰叟,缁衣顶笠僧。

村醪何处问,更入乱云层。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