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五》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五》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日出冰凘散水花,野梅官柳渐攲斜。

西郊欲就诗人饮,黄四娘东子美家。

(0)
注释
日出:太阳升起。
凘:冰块。
散:融化。
水花:水面的水珠或波纹。
野梅:野生的梅花。
官柳:官道旁的柳树。
渐:逐渐。
攲斜:倾斜,歪斜。
西郊:城市的西部郊区。
欲就:想要前往。
诗人饮:与诗人饮酒。
黄四娘:可能是人名,也可能指代某个地方。
东子美:可能是人名,也可能是对某位诗人的尊称。
翻译
太阳升起时,冰块融化,水面上泛起朵朵水花,
野外的梅花和路边的柳树也开始歪斜摇曳。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名为《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五)》。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寄托。

“日出冰凘散水花”,这里通过“日出”来形象地表达了天气逐渐变暖,冬去春来的季节变化。“冰凘”即指薄冰开始融化,“散水花”则描绘了冰雪融化后形成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烁如同花朵的情景。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初春的生机,也展示了作者对新生活、新希望的期待。

“野梅官柳渐攲斜”,“野梅”指的是野生的梅花,常用来比喻坚贞不屈的品格。“官柳”则可能是特定地点的名称或是对柳树的一种美称。这里的“渐攲斜”形容梅花和柳树随着春天的到来而逐渐展现出生机与姿色。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坚守品德不随波逐流的情怀。

“西郊欲就诗人饮”,这里“西郊”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是诗人聚会的地方。“欲就”意味着即将到来的活动,“诗人饮”则是说在这个地方,诗人们正准备举行一次集体饮宴。这种描写彰显了诗人之间的情谊和文学生活的活力。

“黄四娘东子美家”,这句诗中的“黄四娘”和“东子”可能是当时有名的人物或是特定地点的名称,通过这些具体的人物或者地名来强调集会的盛况。这里的“美家”则指的是具有高尚品德或美好声誉的家庭。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也反映出他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积极态度。通过描绘初春景色与人文集会,诗人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发、文化繁荣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寄随守向大夫三首

岁寒木谷老林坰,兹沐恩光入翠层。
再整丝轮垂钓手,随缘涢水且腾腾。

(0)

送蒲君锡赴任湖南提刑

携筇挥汗别文星,匝地清风耸百城。
佛祖位中留不住,琉璃殿上绿苔生。

(0)

渔父词五首

鹤发渔翁岁莫论,桑田几变尔常存。
红蓼岸,荻花村,水月虚明两不痕。

(0)

拾得携苕箒赞

往来双磵路,脚下起尘埃。
苕箒忙忙扫,何曾扫得来。

(0)

偈颂一百六十首

世出世间希有事,显发须凭过量人。
只将补衮调羹手,拨转如来正法轮。

(0)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利刃有蜜不须舐,虫毒之家水莫尝。
不舐不尝俱不犯,端然衣锦自还乡。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