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颁正朔,五月向南交。
将命方离阙,陪臣已在郊。
衣裳鸿羽渐,干戚虎皮包。
瘴雾冲风散,泷湍急雨捎。
朱鸢窥土室,白雉下橧巢。
夜浦鲛停织,阳冈荔拆苞。
初筵纷氎罽,后骑列笳铙。
诹日修王贡,兼时视客庖。
方言书仄理,海错藉青茅。
汉柱苔侵篆,秦林桂拂旓。
括囊无薏苡,当户有蟏蛸。
即见还英节,无烦筮六爻。
三年颁正朔,五月向南交。
将命方离阙,陪臣已在郊。
衣裳鸿羽渐,干戚虎皮包。
瘴雾冲风散,泷湍急雨捎。
朱鸢窥土室,白雉下橧巢。
夜浦鲛停织,阳冈荔拆苞。
初筵纷氎罽,后骑列笳铙。
诹日修王贡,兼时视客庖。
方言书仄理,海错藉青茅。
汉柱苔侵篆,秦林桂拂旓。
括囊无薏苡,当户有蟏蛸。
即见还英节,无烦筮六爻。
这首元代诗人虞集所作的《送南宫舍人赵子期宣诏交阯》描绘了赵子期奉诏前往交阯(今越南)的壮丽场景与复杂情境。诗中不仅展现了赵子期出使的庄严仪式,也暗含了对异域文化的探索与理解。
首句“三年颁正朔,五月向南交”点明了出使的时间与方向,三年一届的正朔颁行,五月正是南行之时,预示着赵子期即将踏上远征之路。
“将命方离阙,陪臣已在郊”则描绘了赵子期离开京城,踏上旅程的情景,他作为使者,肩负重任,即将踏上未知的旅途。
“衣裳鸿羽渐,干戚虎皮包”通过服饰和武器的描述,暗示了出使的庄严与可能面临的挑战,鸿羽象征着和平的使者,而干戚虎皮包则预示着可能的武力准备。
“瘴雾冲风散,泷湍急雨捎”描绘了途中的自然环境,瘴气弥漫,风雨交加,既展示了旅途的艰难,也暗示了赵子期面对的异域文化与环境的挑战。
“朱鸢窥土室,白雉下橧巢”通过具体的动植物形象,进一步描绘了异域的景象,朱鸢与白雉分别象征着不同地域的生物,暗示了赵子期将深入异域,接触不同的文化与生命形态。
“夜浦鲛停织,阳冈荔拆苞”则通过夜晚的织网与白天的荔枝开花,展现了异域生活的宁静与生机,同时也预示着赵子期将经历从忙碌到平静,再到新的开始的过程。
“初筵纷氎罽,后骑列笳铙”描绘了赵子期到达目的地后的欢迎仪式,初筵上布满了各种装饰品,后随的骑兵队伍则演奏着笳铙,显示出接待的隆重与热烈。
“诹日修王贡,兼时视客庖”则表明了赵子期在异域的职责,不仅要按照约定的时间进贡,还要兼顾客人的饮食安排,体现了外交活动的细致与周到。
“方言书仄理,海错藉青茅”通过方言与海错(海洋生物)的描述,展现了赵子期在异域的文化交流与自然探索,青茅作为媒介,象征着沟通与理解的桥梁。
“汉柱苔侵篆,秦林桂拂旓”通过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文明的尊重与怀念,汉柱上的苔藓与秦林中的桂花,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转与文化的传承。
“括囊无薏苡,当户有蟏蛸”则以括囊(包裹)无薏苡(一种谷物),当户有蟏蛸(蜘蛛的一种)的形象,隐喻了赵子期出使的谨慎与可能遭遇的困难,薏苡象征着可能的误解或误会,而蜘蛛则代表了困境与挑战。
最后,“即见还英节,无烦筮六爻”表达了对赵子期出使成功的期待与祝福,英节意味着高尚的节操与卓越的才能,无烦筮六爻则暗示了赵子期能够顺利解决问题,无需借助占卜来预测未来。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赵子期出使的壮丽与复杂,以及对异域文化的探索与理解,同时也蕴含了对赵子期个人品质与能力的高度评价与美好祝愿。
骁壮云连力气粗,惯看驰突暗中都。
如何得此真龙种,消得千金买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