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倭翁》
《赠倭翁》全文
元 / 张羽   形式: 古风

东夷来,语嗢咿。

圣人当天九有服,小臣蝼蚁将安归。

万夫伐竹扶桑涘,夜捣水苔成侧理。

制为鹊尾扇参差,再拜献入金门里。

君王垂衣坐法宫,天飙□□清秋同。

尚方受献应无用,分颁遍与群臣共。

朝下从容冰井台,人人襟袖南熏动。

倭翁来,东夷平,扬皇风四海清。

(0)
鉴赏

这首诗《赠倭翁》由元末明初诗人张羽所作,通过对东夷之国的描绘,展现了其对中原文化的向往与臣服,以及在文化交融中的独特地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传达出一种和谐共生、文化交融的美好愿景。

首句“东夷来,语嗢咿”,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东夷使者远道而来的情景,通过“嗢咿”这一拟声词,生动地表现了他们独特的语言特点,同时也暗示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接着,“圣人当天九有服,小臣蝼蚁将安归”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圣人的威严与小臣的渺小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对圣明君主的敬畏之情,同时也隐含了对自身地位的谦逊态度。

“万夫伐竹扶桑涘,夜捣水苔成侧理”描绘了东夷人民为了向中原进贡而付出的巨大努力,通过“伐竹”、“捣水苔”等具体行动,展现了他们的勤劳与智慧。

“制为鹊尾扇参差,再拜献入金门里”则进一步展示了东夷人民的诚意与敬意,他们精心制作的礼物——“鹊尾扇”,不仅体现了对中原文化的模仿与学习,也表达了对中原文化的尊重与向往。

“君王垂衣坐法宫,天飙□□清秋同”描绘了君王在法宫中悠闲自得的生活场景,与自然界的清秋相映成趣,营造了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

“尚方受献应无用,分颁遍与群臣共”表明了君王对于外来礼物的态度,既不视为无用之物,也不独享其利,而是将其分享给群臣,体现了君王的仁德与共享精神。

“朝下从容冰井台,人人襟袖南熏动”则描绘了君臣共享清凉之物的场景,通过“冰井台”和“南熏动”等细节,展现了夏日的凉爽与愉悦,同时也寓意着文化交融带来的清凉与和谐。

最后,“倭翁来,东夷平,扬皇风四海清”总结了全文,强调了东夷之国的和平到来,以及文化交融对四海的正面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统一、文化共融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以及诗人对这种和谐共生状态的向往与赞美。

作者介绍
张羽

张羽
朝代:元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净惠寺清轩二首·其二

一轩潇洒静无尘,万柄荷花别是春。

莫道南州无北客,壁间犹对洛阳人。

(0)

又和·其七

花笑莺啼酒可沽,山光水影淡烟敷。

垂杨欲碍春归路,更放轻绵匝地铺。

(0)

又和·其四

斜日会扶岚气暖,好风能送笛声长。

倦投芳草人人醉,流出残花涧涧香。

(0)

全师惠诗

十里湖山紫翠秋,师居独占一岩幽。

谈经已许分吾坐,更有新诗索献酬。

(0)

食紫莼赤鲟示王博士二首·其一

辞家倏忽已残年,身世今为海上仙。

饱食紫莼香味美,不知归路隔三千。

(0)

置酒寿阳楼呈主公龙图二首·其一

珠履缤纷宴寿阳,栏杆横出白云傍。

清淮倒影长桥活,古垒无春峡石荒。

小艇斗垂凹鼻钓,佳人犹学晓梅妆。

史君笔力今谁敌,丽句须盈古锦囊。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