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襟当远树,悠然共水山。
天籁驱之出,春情不可关。
春光将欲去,春风那得閒。
微凉下苍壁,虚声走碧湾。
烟云相对发,忽向此中还。
清泠动耳目,吾亦散羁颜。
披襟当远树,悠然共水山。
天籁驱之出,春情不可关。
春光将欲去,春风那得閒。
微凉下苍壁,虚声走碧湾。
烟云相对发,忽向此中还。
清泠动耳目,吾亦散羁颜。
这首诗名为《披襟》,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披襟迎风,面对远处的树木,与水山相映成趣的景象。诗人以“悠然”二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接着,诗人通过“天籁驱之出”,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而“春情不可关”则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美好情感的难以抑制。
随后,“春光将欲去,春风那得閒”两句,表达了时光易逝,春风忙碌的感慨。诗人通过“微凉下苍壁,虚声走碧湾”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清新与灵动。最后,“烟云相对发,忽向此中还”两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心情,以及对眼前美景的深深留恋。“清泠动耳目,吾亦散羁颜”则点明了诗人在这份宁静与和谐中释放了束缚,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和自由的精神追求。
津馆贮轻寒,脉脉离情如水。
东风不管,垂杨无力,总雨颦烟寐。栏干外。
怕春燕掠天,疏鼓叠、春声碎。刘郎易憔悴。
况是恹恹病起。蛮笺漫展,便写就新词,倩谁将寄。
当此际。浑似梦峡啼湘,一寸相思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