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坐且莫喧,听我堂上歌。
昔仕京洛时,高门临长河。
出入重宫里,结友曹与何。
车马相驰逐,宾朋好容华。
阳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
轻步逐芳风,言笑弄丹葩。
晖晖朱颜酡,纷纷织女梭。
满堂皆美人,目成对湘娥。
虽谢侍君闲,明妆带绮罗。
筝笛更弹吹,高唱好相和。
万曲不关心,一曲动情多。
欲知情厚薄,更听此声过。
四坐且莫喧,听我堂上歌。
昔仕京洛时,高门临长河。
出入重宫里,结友曹与何。
车马相驰逐,宾朋好容华。
阳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
轻步逐芳风,言笑弄丹葩。
晖晖朱颜酡,纷纷织女梭。
满堂皆美人,目成对湘娥。
虽谢侍君闲,明妆带绮罗。
筝笛更弹吹,高唱好相和。
万曲不关心,一曲动情多。
欲知情厚薄,更听此声过。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优雅的宴席生活,展现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社交场景和文化娱乐。开篇“四坐且莫喧,听我堂上歌”设置了一个安静倾听的氛围,让人预感到接下来是一番美好的艺术享受。
诗人通过对昔日仕途生活的回忆,描绘出一幅繁华与活跃并存的都市景象:“昔仕京洛时,高门临长河。出入重宫里,结友曹与何。”这里“高门”指的是士族大户人家的豪宅,“临长河”则是对地理位置的描写,而“出入重宫里”则透露出诗人曾在朝廷担任要职,与权贵交往密切,结下了曹操、蔡邕这样的名流之友。
接下来,诗人细致地描绘宴会场景:“车马相驰逐,宾朋好容华。”这里展示的是一种奢侈的社交生活,车马争辉映衬出宾客之间的繁荣与和谐。而“阳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轻步逐芳风,言笑弄丹葩”则是对宴会时节的描写,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
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极为生动:“晖晖朱颜酡,纷纷织女梭。满堂皆美人,目成对湘娥。”这里“朱颜”指的是美酒染红了脸色,“织女梭”则是比喻妇女们手中的针线工具,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而“满堂皆美人”直接描写了宴会上的女性以其华丽的装扮和动人的笑容成为了景致。
即便在这样的欢乐场合中,也不乏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感慨:“虽谢侍君闲,明妆带绮罗。”这里“谢侍”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仕途生活的告别,而“明妆带绮罗”则是对个人装扮的细节描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最后两句:“筝笛更弹吹,高唱好相和。万曲不关心,一曲动情多。”则表现了诗人对于音乐艺术的热爱与敏感,以及音乐能够触动人心的能力。而“欲知情厚薄,更听此声过”则是对前文情感表达的总结,通过音乐来鉴别和深化情感。
这首诗在描绘生活画面时,不仅有着丰富的细节,也蕴含了作者的情感与思想,是一篇集观察、回忆、情感于一体的杰出之作。
大山小山千万重,天边削出金芙蓉。
丹崖翠壁宛如画,无乃秀气钟鸿濛。
枪竿龙门俱此通,碧溪流水春溶溶。
犬羊腥秽久荡涤,岩壑往往来清风。
我时扈从随飞龙,竟日笑入烟霞中。
明发浩亹关上去,回瞻秀色郁葱葱。
杜鹃叫破空林烟,锦官城外春无边。
碧鸡坊头酒新熟,黄四娘家花正燃。
少陵老子动幽兴,蹇驴破帽东风前。
同行者谁二三辈,襟怀洒落如神仙。
醉归不觉日已暮,小桥争度催吟鞭。
图中光景宛如昨,知是天宝开元年。
华构敞高明,况复临清池。
碧水自泠泠,箓竹何猗猗。
日出镜光净,风来翠羽披。
多君擅清致,对此情自怡。
不为孺子歌,喜诵武公诗。
丹衷素自许,劲节能坚持。
粤从历华近,上受列圣知。
伫看昼锦回,所居愈光辉。
都城启灵境,琳宫丽层霄。
离离万玉树,终日起祥飙。
龙虎张真人,曾此驻云轺。
虬髯赪玉颜,餐霞拟松乔。
久厌尘世居,竟赴三山招。
丹台空寂寞,云气自飘飘。
我来抚遗迹,落木风萧萧。
□□□□□,□□□□□。
滩声自潺湲,崖壁炫青紫。
鱼濯碧波□,□□□□□。
□□□□许,鹿□差可拟。
畸人嗜幽静,卜筑近□□。
□□□□□,□□□□□。
□阴连松筠,香气杂兰芷。
尘喧□□□,□□□□□。
□□设尊罍,客去玩书史。
逍遥穹壤间,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