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独携酒见访》
《李独携酒见访》全文
唐 / 李涉   形式: 古风

晓斋独坐霜景寒,草堂逸士来相干。

风神左峭心意阔。

自言山中新酝熟,手挈一壶兼一轴。

果然文字称仪容,已觉建安风彩俗。

嗟予潦倒身无成,偶因章句生浮名。

就中怜爱李景俭,酒狂大语欺奴兵。

老夫昔逐巴江岸,唱得《竹枝》肠欲断。

为君试发一声看,九派烟霞愁漫漫。

(0)
翻译
清晨在书斋独自坐着,感受着寒冷的霜景,一位隐居的文人前来拜访。
他的风采神态峻峭,心胸宽广。
他自称山中的新酿美酒已经熟了,手里拿着一壶酒和一幅画卷。
他的字句确实匹配他的仪表,显示出建安时期文人的风范,但略显世俗。
感叹我落魄无成,只是因为诗文偶尔得到一些虚名。
特别欣赏李景俭的狂放言辞,仿佛能压过奴兵。
我曾沿着巴江岸边流浪,吟唱《竹枝词》,那情感深沉到令人心碎。
现在,我为你试着吟唱一曲,长江九派的烟霞弥漫,满含愁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逸士在寒冷的早晨独坐,朋友来访相聚的温馨情景。诗人用“晓斋独坐霜景寒”设定了一个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然后转入“草堂逸士来相干”,展现了一种隐逸生活中的友情和交流。

风神左峭心意阔,表现诗人的性格和胸襟开阔。紧接着,“自言山中新酝熟,手挈一壶兼一轴”则是说诗人朋友携带着新酿的酒和书籍来到,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拜访,更是一种文化与精神的交流。

“果然文字称仪容,已觉建安风彩俗。”此句赞美诗人的文学成就,并且感叹到建安时期(指唐代之前的盛世)的文风已经在当下变得平常而不再新奇。

然而,“嗟予潦倒身无成,偶因章句生浮名”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现状的感慨和自嘲,即尽管没有什么成就,但由于几句诗词偶尔得以扬名。

“就中怜爱李景俭,酒狂大语欺奴兵。”这里诗人提到了李景俭,这个名字在古代有多种解释,一说是唐初的隐逸,也可能是指诗人的友人。诗人对他的怜爱和欣赏,以及描述他酒后的豪放不羁,都显示了诗人对于这样性格的人物的喜爱。

“老夫昔逐巴江岸,唱得《竹枝》肠欲断。”这句中“老夫”自指诗人,他回忆自己年轻时沿着巴江岸边吟诵《竹枝词》,这种情感的深刻和对文学的热爱,使得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怀旧之情。

最后,“为君试发一声看,九派烟霞愁漫漫。”诗人邀请朋友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景色,九派烟霞的描绘则是自然美景与诗人内心世界交织的结果,这种愁绪和感慨是诗人在面对美好而又容易逝去的事物时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李涉

李涉
朝代:唐   字:不详   籍贯:洛(今河南洛阳)   生辰:约806年前后在世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猜你喜欢

儿侄辈为燕老集石秀叔以诗来和之二首·其二

白发扶携绿发迎,今为何日自欢声。

任供觞豆人情便,存古门庭俗眼惊。

寿语相期滋我愧,醉吟多感有儿赓。

但令里曲皆知孝,此酒何如考叔羹。

(0)

醉中

乐游原上少年春,安乐窝中快活身。

古到如今能几日,吁嗟天也不由人。

(0)

高洁堂来见因次前韵三首·其一

室如晦处有通光,内外相须是直方。

认取青毡为旧物,要看鸣凤在朝阳。

(0)

次韵袁司理送行三首·其二

阴六阳三天者定,重逢樽酒定何时。

但须别后频相问,来往翔鸿各寄诗。

(0)

次韵袁司理送行三首·其三

潇洒秋光山水窟,木犀香底细评诗。

今朝携手明朝别,此会一生能几时。

(0)

次韵陈帅干喜雨二首·其二

一雨何关百里雷,天心端为众心回。

閒时试向龙君觅,未必滂沱应手来。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