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邹宝松应元太守小照》
《题邹宝松应元太守小照》全文
清 / 朱景英   形式: 古风

□唐古一族,见诸少陵诗。

姓通韩与何,昌黎亦有辞。

晦翁注书作廋语,门望邹朱合宗谱。

鲁圻沛国偶析派,受氏由来笃同祖。

吾宗远溯江以南,南朝树接西神岚。

自浮楚泽凡几叶,无繇让里遐搜探。

前年一酌梁溪水,沿牒东溟亦来此。

遥遥盛族见芳型,典郡符分古竹使。

疾徐甘苦老斲轮,轸轵不齵三材均。

殷亩驰已康庄遵,国工十指劳瘢皴。

香山亦写屏风样,意得如兹转閒旷。

濯缨榭古延清风,琴鹤多情镇相饷。

顾我对此图,不语心萦纡。

谓置邱壑者,端属山泽臞。

既思昔贤游眺关忧乐,缣缃讵现空中阁。

放衙萧散故自怡,点染丹铅信非托。

不见惠山山麓饶林亭,龙钟石叠莓苔青。

长松磊砢有节目,坐荫似觉环清泠。

名家卜筑更妍好,疏翠欹红散烦抱。

相从可许南邻老,买断烟霞恣幽讨。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对邹宝松应元太守小像的欣赏之情,诗人朱景英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这位官员的敬仰与赞美。诗中提到邹宝松来自显赫家族,追溯至南朝,其家族源远流长,世代为官,深具文化底蕴。诗中还提及了邹宝松所任职之地的自然美景,如梁溪水、香山、濯缨榭等,以及他所居住环境的雅致与宁静。

诗人在欣赏邹宝松小像时,联想到古代贤者的游历与忧乐,表达了对邹宝松品德与才能的肯定。同时,也借景抒情,通过描述邹宝松周围环境的美好,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最后,诗人表示愿意与邹宝松这样的贤者为邻,共同享受自然之美,体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朱景英
朝代:清   字:幼芝   籍贯:湖南武陵

一字梅冶,晚号研北翁。乾隆十五年解元。历任宁德知县,台湾鹿耳门同知,北路理番同知。工汉隶。尝纂修《沅州府志》。有《海东日札》、《畬经堂集》、《研北诗馀》
猜你喜欢

汉口烟波湾

楼下江光接蔚蓝,残阳衰柳昔毵毵。

晴川一望烟波起,秋雨秋风满汉南。

(0)

枫林

一壑秋容瘦,霜天半欲红。

远郊分野色,病叶怯高风。

与影飘寒藻,将心托塞鸿。

日斜频俯首,生意感飞蓬。

(0)

十一月十三日冷水步夜起玩月

霜月两澄鲜,孤篷夜悄然。

自携双鬓雪,独对一江烟。

僵树立如铁,寒星摇满天。

横斜几枝桨,也学榜人眠。

(0)

和坤一咸和四年砖歌

春云作泥花作土,客子远家十日雨。

刺船问友城东门,鱼市晓鯹河水浑。

主人居庐颜色悴,积潦盈阶苔满地。

一砖得就墙阴看,上有咸和四年字。

质如石重棱矩方,盈尺不足盈咫强。

薶沈既深于性静,薜暴不著其工良。

主人昨客临溪水,日有永安山在几。

耕人堀地侵土龙,邻叟分诒共石髓。

我闻晋陶久不全,南宋仅剩保母砖。

交螭方壶地下破,兴宁宝刻人间传。

是砖后出与为二,能记仓黄渡江事。

四郊不垒苏冠军,百甓定运陶刺吏。

烧砖志年谋亦周,千龄卧听松梧秋。

谁怜衣襦仍发冢,亦有牧竖来登丘。

余不亭高山鬼睇,薜荔女萝知几世。

谁能更觅沈约坟,我欲再补石柱记。

主人枕届复食贫,吊鹤不至啼鸟驯。

歌诗已废蓼莪句,砖土正待烧砖人。

嗟我将为粤行客,归期遥指江枫赤。

且留铜雀香姜材,换取梅花蕉叶石。

(0)

登范县城东楼

独上秋城望,高楼出晓烟。

西风漳邺水,旭日鲁邹天。

过客荒无馆,供官薄有田。

时平兼地僻,何况又丰年。

(0)

红芝驿

红芝驿前杨柳绿,千枝万枝风谡谡。

江山谨具追饷时,有身无首当怨谁。

宁武关头血成碧,金马玉堂好颜色。

胸中甲兵七篇锦,能多武功无惭德。

西山薇蕨留余香,闻说夷齐下首阳。

今日春风不忍见,桃李花开古道傍。

东海空蹈鲁连节,边头枉啮苏卿雪。

泪尽终南犹未倾,秦淮烟水渔阳月。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